桂在第6個(gè)字的詩句
桂在第六個(gè)字的詩句
- 賤子生桂州,桂州山水清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寄監(jiān)察從兄
- 不是昔年攀桂樹,豈能月里索姮娥。 -- 出自唐·和凝·雜曲歌辭·楊柳枝
- 不是昔年攀桂樹,豈能月里索嫦娥。 -- 出自唐·和凝·柳枝
- 主人掄才登桂堂,神京進(jìn)秩奔殊方。 -- 出自宋·寇準(zhǔn)·感興
- 月露暗從孤桂滴,水風(fēng)猶獵敗荷香。 -- 出自宋·錢惟演·小園秋夕
- 斫卻月腫丹桂手,朝陽應(yīng)占鳳凰枝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姜特立寄近詩
- 獨(dú)宿瓊樓丹桂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如夢(mèng)令·落葉西風(fēng)滿地
- 燕山桂,燕山桂,猶帶竇家香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法駕導(dǎo)引
- 待我仙郎折桂枝,揀個(gè)高枝與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卜算子·萬里去擔(dān)簦
- 一片香來松桂下,長(zhǎng)聽得,讀書聲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南樓令/唐多令
- 蘭燈吐新焰,桂魄朗圓輝。 -- 出自唐·武則天·早春夜宴
- 山林作伴,松桂為鄰。 -- 出自唐·上官昭容·游長(zhǎng)寧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
- 柴門歸獨(dú)掩,桂楫暮何之。 -- 出自唐·朱長(zhǎng)文·次韻李子功留別之作
- 清影屢移松桂月,和聲頻送管弦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會(huì)微之諸君
- 興寄小山叢桂,詩成棐幾明窗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清平樂·人間塵外
- 準(zhǔn)擬何山松桂,折足鐺能安穩(wěn),芋火對(duì)闌殘。 -- 出自宋·呂渭老·水調(diào)歌頭·扁舟思獨(dú)往
- 竟賞彩茸,穿桂影、醉流霞。 -- 出自宋·呂渭老·木蘭花慢·桂鄉(xiāng)云萬縷
- 飛入蟾宮,折桂餌丹雪。 -- 出自宋·張掄·醉落魄/一斛珠
- 蒼桂叢中蒼桂樹,碧蓮峰里碧蓮花。 -- 出自宋·方信孺·西山鑿池種白蓮作
- 微吟到河漢,桂樹忽飛翻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中秋扶病對(duì)月
- 我所思兮在桂林。 -- 出自清·錢謙益·迎神曲 十二首選四
- 假使登科攀桂,黃粱夢(mèng)、空悟咨嗟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滿庭芳 贈(zèng)福昌縣趙殿試
- 想是臨風(fēng)丹桂,費(fèi)盡斫云玉斧,秋蕊自芬芳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水調(diào)歌頭 詠月
- 急作招魂傾桂酒,尚余半面在蒼苔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和荼蘼
- 炎光收月魄,桂樹發(fā)花紅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孰駕我熊,兀桂之岏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公之還
- 我嘗浪作折桂客,驚見似與丹窟般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同張隨州賦會(huì)稽朱子榮席上丹桂
- 黃葉孤村荊桂老,青山連騎越香來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故兩廣總制朱公歸葬彬陽憲使陶公遣生員陳諫
- 橙香寒靧面,桂氣暖熏衣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冬至夜集曹能始園亭觀伎
- 玉階有微霜,桂樹花已落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妾薄命
- 欲垂清夜淚,桂影莫扶疏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初至鄜州見月
- 蓮花秋劍發(fā),桂葉曉旗開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塞北二首
- 梅花寒待雪,桂葉晚留煙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同李舍人冬日集安樂公主山池
- 月露偏為丹桂地,風(fēng)霜欲放黃花節(jié)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滿江紅·鶴馭來時(shí)
- 卻是小山叢桂里,一夜天香飄墜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念奴嬌·繞籬尋菊
- 燒尾且陪攀桂集,遨頭別有探梅期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重次林守韻并闌臞軒二首
- 月露濃熏仙桂發(fā),天風(fēng)高送客槎浮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和曹守司直勸駕
- i姮女手栽桂,光彩相依因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水仙花篇
- 稻香隨使驛,桂影伴仙程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送張尚書出鎮(zhèn)建寧
- 同郡故人攀桂盡,把詩吟向泬寥天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東望
- 天上高高月桂叢,分明三十一枝風(fēng)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宴集必資清談書此奉賀
- 吟望曉煙思桂渚,醉依殘?jiān)聣?mèng)余杭。 -- 出自宋·譚用之·寄孟進(jìn)士
- 吟望曉煙思桂渚,醉衣殘?jiān)聣?mèng)馀杭。 -- 出自宋·譚用之·寄孟進(jìn)士
- 鰲逐玉蟾攀桂上,馬隨青帝踏花歸。 -- 出自宋·譚用之·寄閻記室
- 霜刀裁綠筠,桂餌掛輕緡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釣竿
- 青絲為籠系,桂枝為籠鉤。 -- 出自漢·漢無名氏·陌上桑
- 欲與常娥移桂樹,月中先合種梅花。 -- 出自宋·劉翰·天上月
- 戴暠論副德,桂滿自長(zhǎng)春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慶東宮生辰四首
- 五竇曾夸擢桂枝,從今天族更光輝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安福宗子師共兄弟五人作慈順堂養(yǎng)母求詩
- 德星臨越分,桂海即吳中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胡元之提刑寺丞迂涂相過寵示二詩次韻為謝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