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在第5個(gè)字的詩句
根在第五個(gè)字的詩句
- 立苗蒼耳根,此策殊未長。 -- 出自宋·晁補(bǔ)之·視田五首贈(zèng)八弟無斁
- 挫銳培其根,外槁中匪衰。 -- 出自宋·晁補(bǔ)之·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四
- 圾園斸菜根,暮火團(tuán)松節(jié)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張翰惠書告窘
- 庭桂出心根,天風(fēng)香滿門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挽族父承務(wù)郎衡之三首
- 誰知霜雪根,獨(dú)抱寒中春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單君范寄梅行
- 實(shí)行培本根,余力及文字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九月十日鄉(xiāng)入醵飲丹山分韻得地字
- 凜凜霜雪根,拍拍天地仁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壽王修齋樞密·南津梅
- 譬如蔗有根,遲食頤愈朵。 -- 出自當(dāng)代·錢鐘書·贈(zèng)鄭海夫[朝宗]
- 采花當(dāng)采根,可能治民疾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潄玉齋前雜卉皆龍圖王至之所植各賦一章凡得
- 有物叫草根,啾啾自相喧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寓陳雜詩十首
- 卻掃楚山根,相過唯有君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送劉南夫赴任京師
- 宴安消靈根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(jī)·君子有所思行
- 朝餐是草根,暮食仍木皮。 -- 出自唐·元結(jié)·舂陵行
- 由六合兮,根底嬴嬴。 -- 出自唐·元結(jié)·補(bǔ)樂歌十首·六英
- 木落不去根,水流常背源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廣王醇正叔二思詩
- 初令探本根,喻以海與池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謝李常伯
- 豈有拔其根,而望華可搴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送僧自總
- 半巖菖蒲根,翠葆森伏龍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與信道游澗邊
- 古風(fēng)既無根,千載難重生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寄監(jiān)察從兄
- 共結(jié)池中根,不厭池中泥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樂府體
- 寒泉浸我根。 -- 出自魏晉·繁欽·詠蕙詩
- 五里似云根不動(dòng),一重如月暈長圓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河陰新城
- 劚得古云根,蒼蒼蘚痕布。 -- 出自宋·錢惟演·和司空相公假山
- 誰知破筠根,還同一氣分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詠竹杯珓子
- 更語妙道根,寶篆開函瑯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次韻韓子師游三洞過赤松
- 萬生保靈根,至神守虛無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遠(yuǎn)游十首
- 龍筋虎骨,根深伏兔,擎空千丈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水龍吟·看人削樹成槎
- 溪傍野梅根種玉,墻圍修竹筍生鞭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望江南/憶江南
- 待移種、靈根玉井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賀新郎·水浴芙蓉凈
- 爭得似、桃根桃葉,明月妝樓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甘州/八聲甘州
- 栟桐結(jié)雙根,皮附若毛氄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晏相公觸事成詠四首
- 長林拂云根,一徑絕城腹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南溪
- 霜蓬飛無根,歲暮隨驚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曼叔賦斷蓬見別
- 君居壓城根,厥產(chǎn)地宜薺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叔惠薺
- 游魚出柳根,翕忽無定跡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三月十三日游卞氏園
- 安得修靈根,超然出諸有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與張仲巽游善護(hù)院
- 索回陟云根,結(jié)構(gòu)出石面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游龍門詩十二首·石樓
- 誰知不向根塵住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蝶戀花·巖桂秋風(fēng)南埭路
- 天上得靈根,不是凡花數(shù)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生查子
- 千古一靈根,本妙元明靜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卜算子·千古一靈根
- 了無盤錯(cuò)根,但有枯槎牙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九日新種梅花開
- 觀天可認(rèn)根源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贈(zèng)洞云散人陳姑
- 默坐守靈根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南鄉(xiāng)子 贈(zèng)西路道人
- 通泉浸其根。 -- 出自魏晉·曹叡·猛虎行
- 窗前宿草根長在,萬古春風(fēng)去復(fù)還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讀書有感
- 寫就大宛根,可怪不可{扌棄}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以詩就葉洞春求畫蒲萄
- 孩提親長根天性,堯舜由來共一初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孟子·良知良能
- 事親敬開根天性,愚智由來一本同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孟子·堯舜之道孝悌
- 直下放教根腳穩(wěn),任教八面起風(fēng)濤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金山修磚岸
- 作亭依云根,曠望茲焉息。 -- 出自宋·楊時(shí)·童氏必大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