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在第4個(gè)字的詩句
根在第四個(gè)字的詩句
- 陶然竹根臥,衾枕天地間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才彥置酒筠溪明甫詩次期韻
- 樹擁山根張密幄,云隨雨腳走驚湍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次韻才子曹溪道中
- 肯斸云根同我老,賸留觴詠?zhàn)砘〞r(shí)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次韻林公曄見贈(zèng)
- 仟李盤根遠(yuǎn)更芳,妙齡雙桂看翱翔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李德修提舉挽詩
- 珊瑚無根倚霄漢,影落夜水魚龍?bào)@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夏日邀客飲月下偶作
- 共斸云根結(jié)茅屋,自鋤菜甲為君供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贈(zèng)碩夫
- 偶坐松根送落暉,竹風(fēng)零露濕人衣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筠磯待月
- 稍為松根坐,遂與參井逼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與德洪明甫伯與暮春六日同登烏飲於浴鴉池琴
- 云護(hù)山根藏小魯,風(fēng)攜人語動(dòng)諸天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次韻康平仲侍郎叢丞相張公登倚云停二首
- 陽復(fù)寒根,氣回枯桿。 -- 出自宋·張燾·踏莎行·陽復(fù)寒根
- 石臥松根橫碧玉,瀑懸天外轉(zhuǎn)晴雷。 -- 出自宋·林季仲·次韻和康侍郎游仙巖
- 聽久耳根靜,萬慮皆瑩徹。 -- 出自宋·潘良貴·夜坐聞竹聲示侄
- 碧藕連根絲不斷,紅蕖著子薏何多。 -- 出自宋·張表臣·句
- 銅石并根干,榆枋比蒿蓬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題唯庵后大松
- 下有并根藕,藕絲百尺長(zhǎng)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遺所思
- 移得舊根春不老,錯(cuò)疑蜂蝶過鄰家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和仁仲春日十絕
- 自保孤根暖,寧隨百草芳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再次前韻
- 何許寸根仍穊節(jié),解教霜鬢卻青絲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從趙廟求菖蒲
- 會(huì)有移根人,趁得春風(fēng)至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邀朱推單令周尉賞西鄰野人屋前梅花次單令韻
- 正要腳根著地,莫教火焰燒天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扇子詩
- 零落孤根玉雪團(tuán),天孫剪月試天寒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梅花
- 萬木歸根冷未滋,可憐孤絕發(fā)寒枝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和錢處和梅花五絕
- 已向塵根消縛脫,猶將文字校甘酸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偶成
- 一萍無根托瀰渺,分頭常多聚常少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雜言二首
- 突兀一根叢棘里,不知幾見后庭花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富池羅漢院有錢希中白大科赴信州別駕時(shí)所題
- 蠅棘芟根株,織文徹機(jī)綜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送樂季和
- 畦稻根根直,池荷葉葉疎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出郊
- 竹外孤根,猶與幽徑通。 -- 出自宋·朱雍·梅花引·梅亭別
- 桃葉桃根渾未覺,櫻桃楊柳成輕負(fù)。 -- 出自宋·管鑒·滿江紅·十日狂風(fēng)
- 人生無根蔕,保秘客經(jīng)過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特立夜直讀荊公客至當(dāng)飲酒篇感而有賦
- 想得分根自晹谷,至今猶帶日精華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佛桑花
- 月殿移根入帝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宋·丘崈·定風(fēng)波·月殿移根入帝鄉(xiāng)
- 回憶靈根六十年,秋深恨不見芳鮮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楊州瓊花
- 巧著移根力,陰爭(zhēng)造物功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觀諸園接花果
- 萋萋墻根薺,采掇盈一襜。 -- 出自宋·徐似道·薺
- 蘭也結(jié)根幽且深,若為容易出山林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春日雜言十一首
- 葉落歸根莫漫悲,春風(fēng)解發(fā)次年枝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白發(fā)三首
- 儒椅據(jù)根柢,玉德著光輝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挽施文叔三首
- 徐子崖根竹,風(fēng)雪不掩綠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蕃與斯遠(yuǎn)季奕同生于十二月蕃初五日季奕初十
- 本是孤根傲雪霜。 -- 出自宋·趙師俠·浣溪沙
- 土膏合根性,功用成宿昔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新移瑞香舊曾作文忘之因今追憶去
- 天地露根柢,動(dòng)植陳性情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訪湯粹
- 秀色孤根各自宜,玉堂茅舍俱相惱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交代趙從之善石見和次韻奉答
- 太華移根聊戲劇,洄池分種不尋常。 -- 出自宋·徐沖淵·沖虛齋池荷
- 忠厚所根,仁浹閻閭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壽皇子
- 二木盤根三千秋,萬斧過之無敢視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伐千秋巨木竟梁海堂
- 未肯移根上苑,且竹邊院落,月下園籬。 -- 出自宋·徐鹿卿·漢宮春·庾嶺梅花
- 戲?qū)W桃根和露煮,正堪摘稻配香蒸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和趙從道賦菜畦春富貴
- 但長(zhǎng)把、根基恢拓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賀新郎·久向閑邊著
- 事到無根元易涸,要將心地作池城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次韻李參政賦蟆頤新堰三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