柴在第6個字的詩句
柴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幢蓋方臨郡,柴荊忝作鄰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酬滁州李十六使君見贈
- 路傍邂逅賣柴人,為說高沙可問津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至揚州
- 眼穿只候賣柴回,今日堡城門不開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至揚州
- 九華巉崒蔭柴扉,長憶前時此息機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憶九華
- 城西野人居,柴門擁修竹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答孔武仲
- 瀟瀟風雨閉柴門,年紀衰頹病著身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春日風雨中
- 草徑無人到,柴門盡日關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即事 其二
- 未死定歸東,柴荊晝常閉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送咸寧陳令完夫移官吳郡
- 孤根何事在柴荊,村色仍將臘候并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梅花二首
- 岸幘倚微風,柴籬春色中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小圃春日
- 還肯重相訪,柴門掩杜蘅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寄清曉阇梨
- 阻他羅網到柴扉,不奈偷倉雀轉肥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喜山鵲初歸三首
- 老樵夫,自砍柴。 -- 出自清·鄭燮·道情
- 前日鄰翁至,柴門掃葉迎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閑居呈復古
- 本無蹤跡戀柴扃,世亂須教識道情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江上村居
- 幽人抱膝掩柴門,八九漁家煙水村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傷春詞寄紫元四首
- 搘頤默默靠柴扉,頓放詩題塞翠微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初冬即事
- 濁酒晚自酌,柴扉晝恒關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招隱(五首)
- 寥落留三徑,柴扉對楚江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題亡友江畔舊居
- 日暮不歸來,柴扉有人望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樵人十詠·樵子
- 密幽人兮款柴門,寂寞流連兮依稀舊痕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迎潮送潮辭·迎潮
- 草閣平春水,柴門掩夕陽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寄題商洛王隱居
- 登封降禪燔柴畢,天仗入神京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導引·民康俗阜
- 茨居隔寒水,柴戶蔭喬柯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同尹子漸王幾道訪郭生別墅不遇
- 無心,求至道,柴門閉了,飽睡甘餐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滿庭芳·欲買廬山
- 我欲去即去,柴車不勞巾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次韻淵明飲酒詩:
- 問有王夫子,柴車謝事歸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王子開朝散早年以疾病謝事還江陰求詩為別三
- 惟我二三子,柴門通夜扃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和仲車元夜戲述
- 綠樹蔭青苔,柴門臨水開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閑居孟夏即事
- 住處無鄰里,柴門獨掩扉。 -- 出自唐·丘為·泛若耶谿
- 誰將新茗寄柴扉,京兆孫家小紫微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謝長安孫舍人寄惠蜀牋并茶二首
- 兀坐幾忘形,柴門夜不扃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和宗人見寄
- 科場消息到柴扉,皇宋風流事要知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聞張師德狀元登第因以寄賀兼呈梁固狀元
- 新涼動梧竹,柴門掩清秋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喜呂令防歸
- 向鏡水傳心,柴桑袖手,門掩清風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木蘭花慢·龜峰深處隱
- 欲求岱岳燔柴禮,已錫魯人縫掖衣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寄宋申錫評事時從李少師移軍回歸
- 當似遺民去,柴桑政自閑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送崔明府赴青城
- 高軒相約訪柴關,瀟灑如君會合難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喜公權仲逢垂訪
- 茅屋湖邊住,柴扉柳下開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次韻葛天民
- 由釣起茅亭,柴扉復竹楹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陜下厲玄侍御宅五題·垂釣亭
- 慰閑心、不辭柴瘦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水龍吟·春興昊天空闊初晴
- 甚終朝、關定柴門。 -- 出自元·盧摯·行香子 潭名士黃古山,名其北郭別業曰塵外
- 手握柴刀入柴山,柴心未斷做柴攀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臺灣竹枝詞
- 茅棟依巖靜,柴門洗竹通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題新村書齋壁(二首)
- 奠玉高壇,燔柴廣庭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祀九宮貴神樂章·豫和
- 何處相期宿,柴門汀樹邊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期家兄宿東湖民家不至
- 獨立候歸人,柴門夕陽里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蔡村田家
- 回首徒相憶,柴車不入城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沈征士鉉野亭
- 君知我亦有柴關,我豈輸君獨自閑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約圓機不至將出游雞頭山作二絕句
- 于時后村茅柴熟,先生滑稽腹如壺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再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