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在第6個字的詩句
松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始見中郎孝,松門自有輝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謝賓客挽歌三首
- 昔賢皆不免,松下作寒灰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哭孫明復殿丞三首
- 石馬天麟肖,松枝國棟成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葉大卿挽詞三首
- 西山忽埋玉,松露助漣如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袁大監挽詞三首
- 凌霄花在古松上,也笑向人人不知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真上人因送毛令傷足復傷冷二首
- 風雨梨花殘,松柏墓門晚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薛公期比部歸絳州展墓
- 泉味入香茗,松色開清樽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新安錢學士以近詩一軸見貺輒成短言用敘單悃
- 坐對寒雨中,松上孤鶴還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郭秘校昭亭山偶作
- 竹多劉裕宅,松接戴顒家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題刁經臣潤州園亭
- 玉質先骨朽,松棟為埃輕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銅雀硯
- 更與千秋看,松煤定費摩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丫頭石
- 山中趣多幽,松下凈不掃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和吳正仲以予往南陵見寄兼惠新醞早蟹
- 虎去豈不渴,松今豈不生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真上人萬松亭虎窺泉
- 人煙將新郭,松竹不知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歐陽寺丞桐城宰
- 草凍未抽心,松枯猶抱節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師直早春雪後五垅道中作
- 其顛有高廟,松柏郁蒼蒼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望芒碭山
- 欲為蘭若處,松柏屬吾家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新開墳路
- 空山伊水外,松柏冷蕭騷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程文簡公挽詞三首
- 買粉涂南墻,松石生屋內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原甫省中松石畫壁
- 石怪如舂濤,松偃如起籟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原甫省中松石畫壁
- 三川歸葬地,松檟自扶疏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司空相公挽歌
- 薤露悲風起,松阡苦霧凝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太宗皇帝挽歌
- 枳棘心何恨,松筠操自持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謫居感事
- 震澤柑包火,松江鱠縷絲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謫居感事
- 畬煙濃似瘴,松雪白如梨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謫居感事
- 遺翎尚在飄松逕,舊跡猶存傍槿籬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羅思純鶴斃為四韻吊之
- 石危蹲虎腳,松老髯龍髯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商山
- 云孫堪結伴,松老合為鄰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仲咸因春游商山下得三怪石輦致郡齋甚有幽趣
- 竹間風彗彗,松罅月團團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和李文思早秋五首
- 云意寒尤淡,松心老益堅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閑吟四首
- 通衢選地半松筠,元老辭榮向盛辰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謝富相公見示新詩一軸
- 直疑后日赤松子,便是當年黃石公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讀張子房傳吟
- 西齋前后半松筠,萬慮澄余始見真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謝王諫議見思吟
- 見風而鳴者松也,見霜而凌者亦松也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風霜吟
- 竹色交山色,松聲亂水聲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宿壽安西寺
- 蒿萊霜至萎,松柏雪更滋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偶見吟
- 豈不罹凝寒,松柏有本性。 -- 出自魏晉·劉楨·贈從弟
- 石面橫琴坐,松陰采藥行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閑居即事
- 石脈潛通井,松枝靜離塵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和劉補闕秋園寓興之什十首
- 藥圃無凡草,松庭有素風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贈陳逸人
- 問人知寺路,松竹暗春山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與石晝秀才過普照寺
- 潭清蒲影定,松老鶴聲多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同盧校書游新興寺
- 待得烹茶有松葉,不應更課木奴縑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東坡公以種松法授都梁杜子師并為作詩子師求
- 但慮宰我愚,松柏談三社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即事一首次韻祝朝奉十一丈
- 聞在豪塘飲,松林日百回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聞慎思說豪塘居
- 明月庵前醉松醪,白云峰頂瞰吳郊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徑山
- 虛窗獨臥聽松竹,半夜一山風雨來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同柳戒之夜過三學院
- 蕨紫拳猶小,松黃粉漸乾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歸自南華詩
- 窗月重重鏡,松風一一竽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宣城書懷
- 橋斷沖泥過,松摧塞道艱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南華道中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