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在第4個字的詩句
松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千尺長松掛薜蘿,梯云嶺上一聲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水月寺
- 正好長松水石間,更憶前生后生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王晉卿得破墨三昧,又嘗聞祖師第一義,故畫
- 已伴喬松老,那知故國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中隱堂詩(SS〗并敘)
- 五老數松雪,雙溪落天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廬山下(并引)
- 徂徠之松,新甫之柏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閟宮
- 山有喬松,隰有游龍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山有扶蘇
- 野渡蒼松橫古木,斷橋流水動連環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七律·游學即景
- 古廟杉松巢水鶴,歲時伏臘走村翁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詠懷古跡五首
- 摧頹蒼松根,地冷骨未朽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述懷
- 杖藜長松陰,作尉窮谷僻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白水縣崔少府十九翁高齋三十韻
- 入門四松在,步屟萬竹疏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草堂
- 紛披長松倒,揭山蘗怪石走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九成宮
- 秘書茂松意,溟漲本末淺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八哀詩·故秘書少監武功蘇公源明
- 初聞伐松柏,猶臥天一柱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高司直尋封閬州
- 風落收松子,天寒割蜜房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秋野五首
- 歸號故松柏,老去苦飄蓬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往在
- 滿歲如松碧,同時待菊黃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樹間
- 南望青松架短壑,安得赤腳蹋層冰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早秋苦熱,堆案相仍(時任華州司功)
- 春城見松雪,始擬進歸舟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曉望白帝城鹽山
- 直訝杉松冷,兼疑菱荇香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觀嚴鄭公廳事岷山沱江畫圖十韻(得忘字)
- 秀骨青松不老,新詞玉佩相磨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西江月·秀骨青松不老
- 我意長松,倒生陰壑,細吟風雨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水龍吟·補陀大士虛空
- 他日赤松游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菩薩蠻·功名飽聽兒童說
- 快滿眼、松篁千畝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賀新郎·下馬東山路
- 是夢他松后追軒冕,是化為鶴后去山林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最高樓·相思苦
- 手種青松樹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六州歌頭·晨來問疾
- 茅檐上、松月桂云,脈脈石泉逗山腳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蘭陵王 賦一丘一壑
- 困倚栽松鍤,饑提采蕨筐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渭村退居寄禮部崔侍郎翰林錢舍人詩一百韻
- 便可傲松喬,何假杯中淥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春日閑居三首
- 未稱為松主,時時一愧懷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庭松
- 赤城別松喬,黃閣交夔龍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鄭生嘗隱天臺,徵起而仕。今復謝病,隱于此
- 本不種松筠,早凋何足怪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秋池二首
- 左右皆松桂,四時郁青青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郡廳有樹,晚榮早凋,人不識名,因題其上
- 白頭種松桂,早晚見成林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種柳三詠
- 若不為松喬,即須作皋夔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早冬游王屋,自靈都抵陽臺上方望天壇,偶吟
- 勿追赤松游,勿拍洪崖肩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題裴晉公女幾山刻石詩后
- 偃亞長松樹,侵臨小石溪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題遺愛寺前溪松
- 深契憐松竹,高情憶薜蘿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東川楊慕巢尚書府中獨坐,感戚在懷,見寄
- --劉禹錫松聲添奏樂,草色助鋪筵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會昌春連宴即事
- 院門閉松竹,庭徑穿蘭芷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郡中西園
- 但有雙松當砌下,更無一事到心中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新昌閑居招楊郎中兄弟
- 聞道墓松高一丈,更無消息到如今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醉中見微之舊卷有感
- 路入青松影,門臨白月波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夜游西虎丘寺八韻
- 逍遙蔭松柏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藍田山石門精舍 ?
- 歸對巢松鶴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燕子龕禪師
- 藉草飯松屑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飯覆釜山僧
- 花醥和松屑,茶香透竹叢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河南嚴尹弟見宿弊廬訪別人賦十韻
- 谷靜唯松響,山深無鳥聲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游化感寺
- 深洞長松何所有,儼然天竺古先生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過乘如禪師蕭居士嵩丘蘭若
- 按節下松陽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送縉云苗太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