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在第3個字的詩句
松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見說松門長不鎖,夜涼猶過別山看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聞楊公濟冒寒訪契嵩上人
- 相邀松下別,山意入秋新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仲靈禪師以詩見邀輒走筆依韻附還使奉和
- 人為松下土,松化土上石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野園移植小松
- 明朝松路須惆悵,忍更無詩向此留。 -- 出自宋·王安國·游廬山宿棲賢寺
- 似聞松上颼颼聲,一洗塵埃傾七澤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謝子瞻尚書惠墨端溪硯二首·石端溪硯
- 夜棲松月靜,朝舞檜風寒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游李少師園十題·鶴
- 曉聽松風坐,夜枕云濤眠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游李少師園十題·茅庵
- 好在松江一尺鱸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減字木蘭花·淮山清夜
- 周遭松竹,任是雪霜長綠。 -- 出自宋·程大昌·感皇恩·池館足名花
- 葉是松苗,松為葉腦。 -- 出自宋·程大昌·感皇恩·錦告侈脂封
- 稟得松神大都好。 -- 出自宋·程大昌·感皇恩·錦告侈脂封
- 難與松筠爭歲晚,也同葵藿趁時新。 -- 出自宋·尤袤·玉簪花一名鷺鷥
- 向背松齋。 -- 出自宋·王質·沁園春·二百年間
- 陰陰松竹景自轉,午枕無人到北窗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
- 滿座松聲聞金石,微瀾鶴影漾瑤琨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和石通判酌白鶴泉
- 寒知松節勁,靜覺竹聲幽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寄題周功父溪園三詠·雪亭
- 遙觀松柏樹,風韻有余哀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胡丈廣仲范伯崇自岳市來同絕頂舉酒極談得聞
- 夾道松杉半老蒼,前賢余澤未應忘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益陽南境松杉夾道郁然父老相傳忠定張公為邑
- 騷窣松筠聽夜喧,淙潺盆盎駭朝翻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苦雨次前韻四首
- 竹葆松幢平幾席,碧煙紅影認林廬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石湖居士游虎丘
- 步尋松筱款谽谺,忽到孤山處士家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宿何人家
- 羨君松柏操,不受霜雪侵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林郎中相送北歸
- 想見松風底,樹羽仍設虡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諸公清樾軒詩
- 平生松隱賦,回首十年遲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仁于庵
- 北走松楸無數里,杖藜筋力尚枝梧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雨中題柏氏壁二首
- 滿地松花不掃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魚游春水·東里韶光早
- 夢覺松花白,重來鶴頂丹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和制垣金泉山
- 菊老松深三徑在,田園已有歸來計。 -- 出自宋·晁端禮·滿江紅·五兩風輕
- 夾道松風吹酒面,滿庭花氣襲人衣。 -- 出自宋·呂希純·朱氏園
- 須是松根白茯苓。 -- 出自宋·陳瓘·減字木蘭花·世間藥院
- 寄語松陵與太湖,煙波風月爾何如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送蘇伯達之官西安七首
- 獨有松上鶴,不為鸚鵡粒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西丘
- 誰種松篁藏古意,我栽花李引春風。 -- 出自宋·阮閱·郴江百詠并序·東園
- 所恨松根長茯苓,僻寂無人堪共煮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寄贈張叔靖
- 小鏤松梢作管城,肉枯鱗瘦不妨輕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無兔而用雞毛無直干而用粗竹坐是二者故封川
- 就荒松菊莫相嗔,未肯微官縛此身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別家山二絕
- 求逐松云飛,距容劍嶺隔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次韻答西城王尉二十韻
- 的見松窗珠樹客,碧潯龍頷問誰探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喜王子溫教子
- 曙色松窗留不得,斷云無處覓殘香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戲子常攜妓見訪
- 文犀松串水晶明。 -- 出自宋·王安中·浣溪沙
- 露滴松梢人靜也,開寶篆,誦黃庭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江神子/江城子
- 環庵松竹連天青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靖通庵歌
- 一派松前流水出,數行沈約戲題書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題皇仙寶積觀
- 猿依松影看丹灶,鶴與蘆花入釣舟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還山
- 鶴來松有客,苔去石無衣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煉丹巖留題
- 拂露松都在,因風信未還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晚步山間有作
- 玉釵松鬢凝云綠。 -- 出自宋·梅窗·菩薩蠻·玉釵松鬢凝云綠
- 一尊松竹底,三唱和秋聲。 -- 出自宋·劉一止·臨江仙·臺上風光濃欲滴
- 蒔七松、便為小隱,開三徑、且樂馀年。 -- 出自宋·張綱·綠頭鴨/多麗
- 欲過松江呼小渡。 -- 出自宋·蔣璨·青玉案·三年枕上吳中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