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在第2個字的詩句
松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高松殘子落,深井凍痕生。 -- 出自唐·郎士元·冬夕寄青龍寺源公
- 倚松根,傍巖縫,曲錄腰身長欲動。 -- 出自唐·歐陽炯·貫休應夢羅漢畫歌(一作禪月大師歌)
- 采松仙子徒銷日,吃菜山僧枉過生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寄王少府
- 過松江,盡屬儂家日月。 -- 出自宋·孫光憲·漁歌子·草芊芊
- 生松十八年方位,通塞人間豈合忙。 -- 出自唐·徐寅·夢
- 折松掃藜床,秋果顏色鮮。 -- 出自唐·于鵠·過凌霄洞天謁張先生祠
- 映松殘雪在,度嶺片云還。 -- 出自唐·張仲素·緱山鶴
- 七松無影響,雙淚益悲辛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故少師從翁隱巖別墅亂后榛蕪感舊愴懷遂有追
- 小松含瑞露,春翠易成陰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朝謁
- 臥松庵、當會靈源,現萬象、無中須看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瑤池月/瑤臺月
- 谷松與巖檜,寧共此時同。 -- 出自宋·潘閬·落葉
- 庭松偃翠蓋,澗泉潄金沙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表玄師歸縉云有懷故雄阇黎成轉韻六十四句
- 偃松拂盡煎茶石,苦筍撐開禮斗壇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句
- 蓬松衰發倦重簪,一榻惟便獨寢甘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次韻明仲幽居春來十首
- 庭松憐手植,擢干已彌尋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次張守韻四首
- 搖松旋拾晶熒煮,已覺肥生齒頰津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次韻白水雪梅二詩
- 喬松翠竹鎖禪關,乘興時來興盡還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約致明入開善不至二首
- 亂松風索索,懸瀑雨蒙蒙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次韻明仲游北巖
- 林松繞路行不徹,野鳥避人飛更遙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次韻張守同往華嚴
- 然松煮鼎山泉冽,松旗一水分優劣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寄茶與二劉
- 喬松傍澗折,垂柯激潺湲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入白水訪劉致中昆仲
- 老松寒不死,密壤聚流脂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致明贈茯苓如嬰孩狀以詩為報
- 蒼松巧與天桃并,漫使詩人意不平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徐季功舒蘄道中二十首
- 栽松與舂磯,為此一大緣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黃梅東禪寺
- 巖松升松矯,溪橋斷蠟跨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苦雨呈蘄守徐次公
- 蒼松老不死,天矯如龍蛇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龍門呈心老
- 萬松未放孤云過,一飯共聽幽鳥鳴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送懿上人持缽潛川
- 蒼松偃旌蓋,翠竹林劍戟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題李夢發搖碧堂
- 蒼松搖風翠蓋偃,芳草藉地柔茵鋪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西湖游次韻趙見燭
- 老松如蛟龍,秋來露鱗甲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天寧因上人韻送僧用懿住桐城金繩山
- 肥松瘦竹古招提,軒檻重游識舊題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題崇因院清軒
- 萬松邀我上崔嵬,入寺山屏次第開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題大龍寺
- 老松如蛟龍,氣奪百萬軍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古松
- 吳松初冷,記垂虹南望,殘日西沈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念奴嬌·吳松初冷
- 長松擎月與天通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朝中措·長松擎月與天通
- 吳松江水春,汀洲多綠瑽。 -- 出自元·倪瓚·寄楊廉夫
- 吳松江水似荊溪,九點煙嵐落日西。 -- 出自元·倪瓚·贈張玄度時方喪內
- 孤松手自植,保此貞且固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淵明撫松圖
- 長松千樹擁前榮,虛籟還從樹底鳴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聽松軒為丹丘杜高士作
- 黑松密處秋螢雨,煙里聞聲辨鄉語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陰風吹火篇呈錢刑部
- 古松舊柏黑成迷,綠瓦從中一雉飛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天壇(高皇乘此馬夕月,今誤用之為郊。白雀
- 萬松嶺上梅千樹,踏雪年年看花去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宜秋軒梅
- 偃松千嶺上,雜雨二陵間。 -- 出自唐·徐賢妃·秋風函谷應詔
- 青松系馬攢巖畔,黃菊留人籍道邊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九月九日望蜀臺
- 靈松靈松,是何根株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靈松歌
- 杉松開寺晚,泉月話心寒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遇元上人
- 風松韻里忘形坐,霜月光中共影行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敘懷寄高推官
- 亂松飄雨雪,一室掩香燈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除夜
- 青松火煉翠煙凝,寒竹風搖遠天碧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贈徐希仁石硯別
- 青松盤樛枝,森森上插青冥天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將歸山招冰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