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在第14個字的詩句
松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暑中帶汗入山中,霜滿風(fēng)篁雪滿松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宿靈鷲禪寺二首
- 雨聲一陣打疏蓬,驚開睡眼初蒙松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小池荷葉雨聲
- 好山十里都如盡,更與橫排一徑松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江上松徑
- 月中奪得修月斧,斫倒南山千歲松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鄉(xiāng)士李英才得老潘墨法,善作墨梅,復(fù)喜作詩
- 天色輕陰小齋中,晝眠初醒未惺松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雪後東園午望
- 芒鞋藤杖尋春風(fēng),天竺靈隱九里松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和丘宗卿贈長句之韻
- 江南江北起秋風(fēng),庵前庵後吹霜松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寄題保靜庵
- 兩虎定隨千歲鹿,雙林添作幾株松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和樂天尋郭道士不遇昔嘗為僧,于荊州相別。
- 江上烏帽誰渡水,巖際白衣人采松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廬山
- 忽然一日來相逢,滿頭短發(fā)皆蓬松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漁樵問答歌
- 江上烏帽誰涉水,巖際白衣人采松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登廬山
- 窗紙悲嘶萬壑風(fēng),石梁飛澗倒枯松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育王方丈
- 他年麟閣上清空,卻訪舊游尋赤松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浮丘亭
- 秋山無云復(fù)無風(fēng),溪頭看月出深松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秋山
- 白露空沾九原草,青山猶閉數(shù)株松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雙峰下哭故人李宥
- 還入九霄成沆瀣,夕嵐生處鶴歸松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慶云見
- 曉案瓊文光洞壑,夜壇香氣惹杉松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寄題玉霄峰葉涵象尊師所居
- 百年窮達(dá)都?xì)w盡,淮水空圍墓上松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李濠州挽詞二首
- 有子才如不羈馬,知君心是後凋松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和高仲本喜相見
- 春色已知回寸草,霜威從此霽寒松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元日
- 前溪流水後溪月,五步白云三步松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大秀宮
- 鶪棲塒兮羊豕在牧,課兒子兮蓺松菊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王圣涂二亭歌
- 江蘺漠漠樹重重,東過清淮到宿松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送舒州宿松縣傅少府(一題作送宿松傅少府)
- 芒蹻隨僧踐黃葉,曉光消雪墮長松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書廬山劉顗宮苑屋壁三絕
- 墨池漫疊溪中石,白塔微分嶺上松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游廬山山陽七詠 歸宗寺
- 芒屩隨僧踐黃葉,曉光消雪墮長松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再游廬山三首
- 行盡清溪到碧峰,陰崖翠壁書杉松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初到績溪視事三日出城南謁二祠游石照偶成四
- 回首不堪膏火熱,試求甘露灑青松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道潛見寄
- 披澗戶,訪巖軒,石瀨潺湲橫石徑,松蘿冪藶掩松門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懷仙引
- 百鳥收聲聽鳴鳳,千山落木秀孤松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寄吳明輔秘丞
- 先生不用賦招隱,辦了功名訪赤松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方孚若真□宅堂前池上作淮南小山題詠者甚多
- 門外好山千萬重,翠濤百頃羅云松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贈蔣清隱
- 海水浮來多怪石,云霄上接有高松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游臨江寺
- 我昔曾上五老峰,白云盡處看青松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題夏迪雙松圖
- 肯拓同文門畔石,古心突過漢朝松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283
- 山門破落無關(guān)鎖,斜日蒼黃有亂松。 -- 出自清·鄭燮·道情
- 百法驅(qū)馳百年壽,五勞消瘦五株松。 -- 出自唐·徐凝·傷畫松道芬上人
- 欲上秋千四體慵,擬教人送又心松,畫堂簾幕月明風(fēng)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浣溪沙
- 曾見朋游南渡日,北山堂外九株松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鴛鴦湖棹歌 之八十三
- 變化爪牙君子竹,埋藏頭角大夫松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蟠龍菴
- 黃鸝睡起搖開竹,白鶴飛來點破松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凈明軒
- 滿天沆瀣起清風(fēng),白鶴飛來上翠松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五曲鐵笛亭
- 蓬萊山上神仙翁,道貌挺挺喬如松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城西謝知堂
- 白鶴臥占眠牛草,丹鵲飛上棲鴉松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知宮王琳甫贊
- 遠(yuǎn)對白云幽隱在,年年不離舊杉松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游清溪蘭若(兼隱者舊居)
- 鶴伴前溪栽白杏,人來陰洞寫枯松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和襲美懷錫山藥名離合二首
- 齋到盂空餐雪麥,經(jīng)傳金字坐云松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猷川雪后送僧粲臨還京,時避世臥疾
- 大滌洞中丹作井,昊穹殿下石為松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奉謝徐獻(xiàn)子
- 邀以新詩出古律,霜髯屢頷搖寒松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高車再過謝永叔內(nèi)翰
- 泊船系纜宿明鏡,昭亭廟古攢瘦松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宣州簽判馬屯田兼寄知州邵司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