杪在第7個字的詩句
杪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歸去來兮秋已杪。 -- 出自宋·高登·漁家傲·名利場中空擾擾
- 茅屋三間臨木杪,門前流水潺潺。 -- 出自宋·倪偁·臨江仙·茅屋三間臨木杪
- 籬根堆素錦,樹杪掛明璣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野薔薇
- 山陰雙鷺落,林杪幾蟬鳴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晚作
- 飛來何處峰,木杪夜千尺。 -- 出自宋·張履信·飛來峰
- 檐牙抽宿溜,木杪掛疏星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雨后閑坐偶成
- 一雙不借掛木杪,半破夫須沖曉行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題謝耕道一犁春雨圖
- 故是山歲霜秋杪,手折黃花巖接離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題秋芳菊蝶圖
- 祠山消息好,秋杪得還鄉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愛女
- 石磴盤空行木杪,天柱屹然中立。 -- 出自宋·黃應武·念奴嬌·乾坤開辟
- 嶺坳孤塔露,木杪片云生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初夏登北山
- 高風過巖麓,林杪撼潮海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詠松
- 須臾眉黛抹天杪,脫然寶鏡開微奩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孔廟既拜之后又不遠三百里過泰山過汶河壯哉
- 人間獨夢蟻,樹杪已聞鴉。 -- 出自宋·陳紀·早起
- 踟躕不忍下,樹杪青天長。 -- 出自宋·王易簡·九鎖山十詠
- 況槐陰、青青天杪。 -- 出自宋·陳深·賀新郎·丹鳳翔云表
- 照水綺霞明木杪。 -- 出自宋·甄良友·蝶戀花·照水綺霞明木杪
- 葉光閑泛滟,枝杪靜氛氳。 -- 出自唐·羅讓·梢云
- 有誰來問法,林杪過殘陽。 -- 出自唐·顧非熊·寄太白無能禪師
- 樽前迎遠客,林杪見晴峰。 -- 出自唐·顧非熊·夏日會修行段將軍宅
- 波中分雁宿,樹杪接猿啼。 -- 出自唐·厲玄·寄婺州溫郎中
- 韓家燭臺倚林杪,千枝燦若山霞摛。 -- 出自唐·鄭嵎·津陽門詩
- 靜聽潮聲寒木杪,遠看風色暮帆舒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江城晚望
- 輕云未撲霜,樹杪橘初黃。 -- 出自·錢·江行無題一百首
- 中臺一襟淚,歲杪別良朋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歲暮自廣江至新興往復中題峽山寺
- 鑿徑破崖來木杪,駕泉鳴竹落榱題。 -- 出自唐·周鏞·諸暨五泄山
- 韶華隱隱浮林杪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漁家傲 歌圭塘四時四首
- 要知生意從冬杪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孚·漁家傲 和
- 青歸林木先從杪。 -- 出自元·馬熙·漁家傲 補和可翁四首
- 天機只在菰蒲杪。 -- 出自元·許楨·漁家傲 和
- 十二玉樓春樹杪。 -- 出自元·何可視·蝶戀花 送春
- **悲風生木杪。 -- 出自元·張可久·鳳棲梧 吳山尊勝塔寺
- 我游匡山夏將杪,赤日青天萬山繞。 -- 出自宋·潘大臨·吳熙老所藏風雨圖
- 軒窗四面瞰木杪,下顧眾宇如敦丘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題均州超然亭
- 天外峰蠻排木杪,江邊石氣動云根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早發竹山二首
- 尚有松釵佳枝杪,買歸偏稱插山堂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種蠟梅喜成
- 由來云在下,木杪是欄干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桂隱紀詠·云外亭
- 對峙焦公廬,林杪出疏鐘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送傅守歸
- 宿程雖不遠,木杪已斜陽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醴陵道中
- 僧廬隱映林木杪,平圮道谷出水南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題畫卷
- 云衣浮石淡,樹杪著霞紅。 -- 出自明·張時徹·春日舟行四首
- 風裹禽聲來木杪,日斜樹影倒溪山。 -- 出自宋·陳天麟·柳下
- 懷人愛其屋,木杪危若墮。 -- 出自宋·程遇孫·□□庚午春之七日前成都通川陵陽程遇孫艤東
- 日月往來蒼翠杪,煙霞舒卷畫圖中。 -- 出自宋·程元岳·云巖
- 巖根接滄海,云杪掛浮圖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寶林院
- 春初走京華,秋杪歸舊廬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戊辰冬和湯南萬韻
- 斷橋歸已晚,塔杪夕陽明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湖舟
- 烏啼鵲噪暮林杪,明月夜夜穿空齋。 -- 出自宋·管御史·題文公書院
- 江流連曠野,林杪出遙山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云溪雜詠
- 路迥縈紆行木杪,腳力窮時山更好。 -- 出自宋·林斗南·白石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