杖在第7個字的詩句
杖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定知太乙青藜杖,合向書邊分外明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上元即事四首
- 采芝從澗底,策杖又山顛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山居感舊百韻
- 身安不用扶鳩杖,骨貴從知應虎頭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再和二首
- 折花挼水獻,策杖馭風還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仙水歸程
- 南圃壁懸居士杖,西鄰床撼女郎砧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八用喜雨韻三首
- 村童酤酒隨,策杖同歸去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題澤翁小巷
- 使者菲屨兮桐杖皇皇,一道生靈兮悲如我傷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馬華父母葉氏挽詞
- 叢薄一見面,倚杖生驚嗟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古梅行
- 歸來也,幅巾藜杖,辦取追隨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八聲甘州·正莼鱸佳夢繞吳鄉
- 吾皇德化形扶杖,親見兒嬉七十翁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寧壽寺劭農登慈氏閣和李誠之柱間韻
- 開簾野水聲,倚杖青山色。 -- 出自宋·趙崇嶓·幽意
- 丁寧養就化龍杖,休劈輕絲織繡簾。 -- 出自宋·萬俟紹之·次新竹韻
- 翠玉光中藤拄杖,綠去叢里竹提輿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宣妙寺偶成
- 新晴賸擬扶鳩杖,試探芳辰有幾分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和丹巖
- 五十笑百步,曳杖如橫戈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游靈源天境遇雨各奔歸晚坐以不是溪居者那知
- 飄飄短褐袍,倚杖立金鰲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秋暮登太白
- 未能全謝客,扶杖掃林扉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病后呈蕓居
- 尋僧旭路遠,策杖點苔痕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山中訪枯崖歸偶成
- 解衣臨水閣,倚杖看云山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漫興
- 辛盤空芼仙人杖,藥斧惟尋地骨皮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賦枸杞
- 是程多泥涂,拄杖端足賴。 -- 出自宋·趙文·入分宜界
- 聯鑣入荒市,扶杖涉虛洲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曹家沙阻風與朱一夔步入廬江縣
- 偶呼鄰稚攜竹杖,試入仙窟尋桃源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廬山道中
- 荷蓧老人留植杖,滄浪孺子來濯纓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涌翠亭梅花
- 經卷葫蘆并拄杖,依前擔入舊江南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霞帔羽衣筠竹杖,萱堂真有壽星明。 -- 出自宋·李夫人·瑞鷓鴣
- 全盛手持筇竹杖,逢君不語指芭蕉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尋三藏上人
- 攬衣步霜砌,倚杖臨冰池。 -- 出自唐·呂溫·同舍弟恭歲暮寄晉州李六協律三十韻
- 未可給扶親幾杖,豈能見客攝衣冠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病中書懷
- 擁爐便獨坐,扶杖懶徐行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九月二十九日到思溪莊避人事十月初四日過生
- 從困不扶靈壽杖,恐驚花里早鶯飛。 -- 出自唐·陸暢·疾愈步庭花
- 麻衣行岳色,竹杖帶湘云。 -- 出自唐·周賀·送僧歸江南
- 我公用諧,苴茅杖節。 -- 出自唐·盧肇·漢堤詩
- 衡門終不掩,倚杖看波流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冬杪歸陵陽別業五首
- 千峰有嘉景,拄杖獨巡游。 -- 出自唐·李山甫·早秋山中作
- 凈瓶光照客,拄杖朽生蟲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敘事寄薦福棲白(一作聽白公話舊)
- 焉宜更羸老,扶杖作公侯。 -- 出自唐·李建勛·病中書懷寄王二十六
- 故人不可見,倚杖役吟魂。 -- 出自·李中·春日野望懷故人
- 一莖青竹以為杖,數顆仙桃仍未餐。 -- 出自唐·護國·逢靈道士
- 振衣超煩滓,策杖追岑壑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游倚帝山二首
- 秋風雞黍,春山杖屨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鵲橋仙·心閑勝貴
- 衰病禁持,不教杖履,經丘尋壑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水龍吟 壽靜公右平章
- 峨冠博帶青藜杖。 -- 出自元·沈禧·菩薩蠻·峨冠博帶青藜杖
- 不眠披短褐,曳杖出門行。 -- 出自元·高士談·不眠
- 橫染架、細如*杖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換骨骰 贈道友王十四郎
- 公余頗喜新涼,杖履頻承談益。 -- 出自元·魏初·石州慢 留別雷御史
- 今朝重九,西風杖屨,一番輕快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水龍吟 次韻答馬觀復左司九日
- 倚我一枝壺叟杖,為公三弄桓伊笛。 -- 出自元·吳存·滿江紅 謝番丞薦舉
- 開戶微風興,倚杖眾云散。 -- 出自元·虞集·赤城館
- 虛弦驚落雁,倚杖看青山。 -- 出自元·王結·臨江仙 次韻答曹子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