杖在第5個(gè)字的詩句
杖在第五個(gè)字的詩句
- 春入山家,杖藜獨(dú)步登嚴(yán)岫。 -- 出自宋·張掄·點(diǎn)絳唇·春入山家
- 步蹇堪扶杖,頭童欲罷簪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次韻七首
- 何當(dāng)同拄杖,重此聽猿啼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又約趙大再游小陽明其山全似峽中點(diǎn)煙一亭可
- 晨興亦扶杖,十步九思還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春日獨(dú)居感懷
- 獨(dú)攜青玉杖,自拾錦囊篇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式賢和杜夔府百韻過余秋崖下大篇舂容筆力乃
- 紗巾靈壽杖,行樂復(fù)相宜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陜下厲玄侍御宅五題·竹里徑
- 閑來共陪杖屨,邂逅已成三。 -- 出自元·羅慶·水調(diào)歌頭 游武夷 武夷山志卷十五
- 少陵野老,杖藜潛步江頭,幾回飲恨吞聲哭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石州慢 丙寅九日,期揚(yáng)翔卿不至,書懷用少
- 莫笑行扶杖,昂昂爭上游! -- 出自·老舍·詩二首 今日
- 蕭散烏藤杖,輕鬖白榮衣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夏晚江行
- 春光盡逐杖黎去,留得暮山啼斷猿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送僧
- 要知飛舄杖筇因,直為玩山觀水設(shè)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贈江西瑞上人至南海袖詩相過
- 竹徑蕭疏杖履經(jīng),偕臨流水誦黃庭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答友人
- 不扶靈壽杖,筋力老能強(qiáng)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臨頓里(十首)
- 澄少危加杖,平肥亦食糠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敘倫五言二十首
- 羞扶孔公杖,寧入洛英圖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挽毅齋鄭觀文二首
- 投老參陪杖屨間,頗容摘宋更薰班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次韻二首
- 何由陪幾杖,共看海山秋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答陳龍圖
- 暮年靈壽杖,幸自可扶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雜詠一百首·孔光
- 煩君賜妾杖,嗔妾覆君杯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雜詠一百首·蘇秦鄰妾
- 陟淺猶須杖,誰云佛有神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過水羅漢圖
- 衰翁九節(jié)杖,來往亦風(fēng)流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逮子作亭于官舍明清堂后種竹殆千竿余名其亭
- 看雨搘藤杖,迎風(fēng)卸葛巾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書隱者壁
- 細(xì)濕侵藜杖,輕寒襲布袍。 -- 出自元·黃鎮(zhèn)成·鉛山早行
- 黃麾春簇杖,夢不到東華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歲杪用韻二首
- 萬人瞻彩杖,猶認(rèn)吉行時(shí)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仁宗皇帝挽詞七首
- 云封靈壽杖,天殞少微星。 -- 出自·張衡·挽陳東湖先生
- 下危須策杖,上險(xiǎn)捉藤攀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綸巾與藜杖,此意真已矣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飯僧
- 空拋青竹杖,咒作葛陂神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弋陽訪古
- 閑披短褐杖山藤,頭不是僧心是僧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短褐
- 問何如藜杖,此地躋攀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滿庭芳·扉映琉璃
- 沙場握節(jié)杖時(shí)髦,說舌縱橫小六韜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禮部尚書洪公挽歌詞
- 龐眉扶壽杖。 -- 出自宋·張?jiān)伞で餁q·相門出相
- 杖,同訪赤松人。 -- 出自宋·張?jiān)伞ど蠌堌┫嗍?/a>
- 疇昔從公杖屨閒,風(fēng)乎嬉舞水云閒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昆山呂正之三男子連中神童科蓋奇事也建康嚴(yán)
- 感時(shí)倚孤杖,屋角鳩正鳴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自拙嘆
- 隨處攜鳩杖,狂時(shí)倒鹖冠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重過張氏園林
- 高步云隨杖,窮邊雪照樓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寄孔方伯汝錫
- 時(shí)時(shí)扶短杖,看竹到東家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翟好問
- 山頭食藿杖藜叟,愁看燕吳一燭龍。 -- 出自清·吳嘉紀(jì)·打鰣魚
- 放懷還把杖,憩石或支頤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赴鄭谷郎中招游龍興觀讀題詩板謁七真儀像因
- 靜倚云僧杖,孤看野燒星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和鄭谷郎中幽棲之什
- 奔澌嚼篙杖,夾岸雪龍吼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冬行三首
- 高僧有拄杖,愿得數(shù)覯止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寄贈含曦上人
- 素脊鳴秋杖,烏靴響暮廳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口號
- 一夜催仙杖,悲聲到九宸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英宗皇帝挽詞五首
- 銅瓶與竹杖,來自祝融峰。 -- 出自唐·崔興宗·同王右丞送瑗公南歸
- 騷人夸竹杖,贈我意何深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裴侍御見贈斑竹杖
- 蒼黃倒藜杖,傴僂睹銀鉤。 -- 出自唐·秦系·山中崔大夫有書相問(一作崔大夫有書問余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