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在第3個字的詩句
本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陽和本根在,芽甲生光輝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感春
- 亦知本是麋鹿群,那解作人牛馬走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月下大醉星侄作墨索書迅筆題為醉矣行
- 老夫本無似,嗜書如嗜醇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別蒙侄
- 圣朝本仁厚,鼠輩亦吾兒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梁粹錄囚上饒
- 穿徑本為行散計,卻將籃筍上空蒙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登山
- 春皋本分扶犁手,共駕烏犍待歲豐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癸卯元日
- 四天本無壁,誰不得受用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題陳叔茂二亭·弄月
- 上天本均平,夫豈不渠奈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雨望
- 疇昔本無溫飽志,歸來只作等閒看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風作
- 認取本來真面目,瀑泉詩好未知津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凈照
- 隱居本為逃名詩,結入頭銜卻不中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題郭氏繼一堂
- 我性本樸直,詞理安得文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寄舊山隱者
- 一個本來容,妙手應難盡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黃鶴洞中仙 繼重陽韻
- 營養本來如,漸覺真歡真悅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無夢令 繼重陽韻
- 固養本根源,決要水中生火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無夢令·潑殺無明業火
- 儒家本是蓬瀛客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蓬萊客 勸回
- 認正本來清凈,農農字疑誤何須,謂認虎兒龍兒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贈零口通明散人害風魏姑
- 深謝本師鉤,釣向關西界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遇仙槎 繼重陽韻
- 便是本來面目,更明知、無口能言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贈洞云散人陳姑
- 詞名本是燕歸梁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悟黃粱 本名燕歸梁
- 悟徹本無親,天道堪憑信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天道無親 本名甘草子 勸眾道友
- 認取本元初,起塵埃、須除莫惹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驀山溪·修行鍛煉
- 如悟本空休歇去,一齊放下學修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瑞鷓鴣·人人學道慕腥膻
- 要見本來真,閑里擒猿捉馬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如夢令 贈修武賈信實
- 失去本來虛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煉丹砂 景金本注云,一首本名浪淘沙 贈西
- 丁鈔本題下注云廬號疏齋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水龍吟 送張大經御史,就用公九日韻,兼簡
- 真理本無多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巫山一段云 贈龍虎夫人
- 予心本自愛疏慵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臨江仙 李行省請予往山東葬三師,燕京道眾
- 得失本來同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南鄉子 寶玄堂偶得
- 人文本為載道具,次則紀事垂千齡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秋夜與子充論文退而賦詩一首因簡子充并寄胡
- 茂學本工文,清辭每出群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讀杜牧集
- 笑我本非高逸者,雙柑何必襲風流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戲題聽鸝館
- 謬充本州役。 -- 出自魏晉·盧諶·答魏子悌詩
- 云公本不死,此事亦已奇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顏書四十韻
- 予懶本不出,實為人事劫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和楊節推見贈
- 昨者本不出,豪杰苦見咍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答陳公美四首
- 田侯本儒生,武略今洸洸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上田待制
- 成功本無敵,好譽真儒生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襄陽懷古
- 昨者本不出,豪傑苦自咍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答陳公美
- 君家本江湖,南行即鄰里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送陸權叔提舉茶稅
- 嗟君本篤學,寤寐好文字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送陸權叔提舉茶稅
- 安知本地靈,發見隨天機。 -- 出自宋·周敦頤·天池
- 獨坐本無況,凄涼更旅中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三山旅夜
- 色界本知空有相,恒河休嘆劫成灰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河燈
- 笙簫本是虞廷樂,不為秋風遣棹歌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齋和居世賞編修韻
- 靈山本清凈,一泉渟其中。 -- 出自宋·白珽·冷泉亭
- 立朝本非汲黯節,媚世又無張禹才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答李生
- 陽鳥本是蟾蜍魄,空喚群龍為夾飛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五王
- 道體本來無限量,其間細大競差殊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孟子·具體而微
- 須是本心無走失,所存熟后自能誠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孟子·思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