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在第4個字的詩句
木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不息惡木枝,不飲盜泉水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贈益府群官
- 喜于喬木下,見此小樓新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歸來二首兒子創小樓以安老首
- 心如喬木古,眼共遠山清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侄孫亦龍作亭于小山之上□余以野亭名之得詩
- 人間草木空無數,除卻梅花莫我知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李季允侍郎舟中
- 而今古木無存者,賴有新亭擊舊名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綠陰亭自唐時有之到今五百年盧肇二三公題詩
- 排門喬木古,照水早梅春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歲旦族黨會拜
- 莫言草木委冬雪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擬行路難
- 安得草木心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贈故人馬子喬詩
- 玄武藏木陰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蒜山被始興王命作詩
- 無名草木混色界,廣平心事今何如? -- 出自元·王冕·梅花 其一
- 樂游花木蕭蕭雨,梓澤亭臺淡淡風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偶成 其一
- 假彼草木味,換此蟣虱腸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獼猴
- 初無刳木智,不與塵界通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金山化成閣望焦山作
- 非無擇木智,天下方滔滔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鸚鵡洲
- 蕭蕭庭木落,格格雞聲惡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秋懷二首之二
- 銀釣入木揜鍾王,拂眼清風識楚狂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折中倉觀米元章題字
- 山{狇木換喿}頗俠能來虎,水弩何知枉中人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有僧自峽中來持黃黔州手制茶兼能道其動靜與
- 橋橫水木已秋色,赤倚云峰正晚晴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湖上晚歸
- 南中草木正黃落,但羨冥鴻兩兩飛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送謝氏昆仲歸閩中
- 煙橫落木寒初靜,水帶微陽晚未沉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玉梁峽口懷朱嚴從事之官嶺外兩夕舟次于此
- 勿言草木賤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八詠詩 霜來悲落桐
- 憑軒搴木末,垂堂對水周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休沐寄懷
- 樛枝古木不記年,空槎枵然臥道邊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麻姑山送南城尉羅君
- 我非土木為,耳目異聾瞢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路中對月
- 物從草木及蟲鳥,無一不自盈其情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初夏有感
- 飄風動木石,激射難出關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雪詠
- 西風落木綻黃花,牛背村童笛正佳。 -- 出自明·朱元璋·橫秋風吹笛
- 亂山喬木,碧苔芳暉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二十四詩品
- 盡將草木欣欣意,同與新春人壽杯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春貼子詞·皇太后閣六首
- 折雖因木秀,燒不變蘭薰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導江李主簿君俞
- 閩山草木未全春,破類真茶采擷新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太博同年葉兄紓以詩及建茶為貺家有蜀箋二軸
- 客舟浮木葉,生理脫鴻毛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謁三門禹祠
- 嚴風秀木折為薪,得罪由來為出群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張太博知岳州
- 已聞啄木趨,又聞啄木歌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同圣民過楊之美聽琵琶女奴彈啄木曲親諸公所
- 金絡馬,木蘭舟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鷓鴣天·憔悴鴛鴦不自由
- 山深水木清華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清平樂·村墟瀟灑
- 故都喬木,悵西陵、遺恨幾時平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木蘭花慢 游三臺二首
- 羞比春木榮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
- 豈徒山木壽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感遇·之十一
- 豈徒山木壽,空與麋鹿群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感遇詩三十八首
- 借緋皆木葉,脫白滿林丘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溫學士再訪山中
- 夕陽花木丹青活,煙月山林水墨昏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大都督制侍方巖先生召彭白飲于州治之春野
- 誰將枯木巖前地,放出落花啼鳥天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呈萬菴十章·沖舉
- 紫云如木犀,內秘天家香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荷風薦涼屷于御風臺者六因賦古
- 玄猿號木驥縮蹄,霜鶻攣翼鬼神悲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憶神童歌
- 伊獨徙木信市人,殿下鈐奴嬴得立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易水辭
- 風吹萬木醒棲鵲,月落西山啼斷猿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武夷有感十一首
- 披林求木實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奉和永豐殿下言志詩 十
- 霜天林木燥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和裴儀同秋日詩
- 自能枯木潤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傷王司徒褒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