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在第12個字的詩句
木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半紀移居野水旁,年年嘗為木樨忙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客有折秋香來桂隱者喜成七言呈以道
- 春砌浪生金鳳草,夏窗低映木龍花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游俞氏庵次叔祖韻
- 細看纖潔謝丹粉,仿像翠鬢木珠翹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玉霄花
- 心乎愛矣兄如在,陟彼岡兮木已蒼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伯氏墓下
- 上印還家不計年,水光彌望木參天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得軒即事
- 歌殘春院桃花暖,愁殺秋庭木葉寒。 -- 出自宋·連文鳳·紈扇
- 倚遍闌干愁似海,杜鵑啼過木蘭花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閩中春暮
- 聊買香醪作清賞,燭光閑對木犀紅。 -- 出自宋·艾可叔·中秋風雨
- 臘屐去尋芳草路,青絲留醉木蘭。 -- 出自明·王世懋·橫塘春泛
- 此去似憐烏鵲意,我來不見木棉飛。 -- 出自近代·寧調元·壬子感事四章
- 向來悲歌子桑子,饑坐虛憂木生耳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今秋久雨至八月望夕始晴月色尤清澈可愛置酒
- 舉觴自起勸西風,吹盡千林木葉紅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登梁山縣亭
- 花瘦水肥三月天,畫橈雙動木蘭船。 -- 出自宋·陳昉·寒食湖上
- 忽有一花迎白露,定應來伴木芙蓉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陪潘王二丈池上
- 最惜一軒秋爛熳,芙蓉池上木犀風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九月西城無澗同陳道士衡上人
- 坐來齒避樵蘇長,往處蹤迷木石鄰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己卯歲初葺剡居
- 世事可欺沙武口,天誅難免木綿庵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悲歌五首
- 網魚野老何曾覷,豈是心腸木石人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三月三日西湖第三橋四首
- 獨□已知心欲去,西湖同賞木芙蓉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康慶之錢塘二首
- 不識幽人殢姝子,兒曹方醉木芙蓉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秋日古蘭花十首
- 娛老曾微燕子樓,謀生又欠木奴洲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徐子英江樓二首
- 百萬珠簾卷嫩涼,茉莉花闌木犀發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今秋行
- 不知誰作古樂府,至今流傳木蘭篇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于氏琵琶行
- 疊翠亭前秋水深,思韓亭下木成林。 -- 出自宋·傅自修·偶成
- 麕{上鹿下加}為瘦爽,草木皆堅貞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題王茂悅郴州白水奇清園
- 鶴胎收卻云封裹,付囑山靈木客時。 -- 出自宋·葛慶龍·題仙人洞并謝草堂方公所贈石匣二首
- 鵝溪道士能相屬,請和空山木落詩。 -- 出自宋·鞏豐·翠微亭
- 骨多欠{上艸下月}血,草木咸枯悴。 -- 出自宋·何麒·師題子巖
- 病骨卻寒春不管,柳棉風裹木棉裘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晚春
- 寄語東居莫涂抹,犧樽自是木之災。 -- 出自宋·李龍高·射梅
- 風云互吞吐,山色豁林{左木百養}。 -- 出自宋·林憲·臺州兜率寺淳熙三年孟春作
- 崖石雖磨千古在,渡香橋下木空悲。 -- 出自宋·留筠·題浯溪
- 南山之陽木已老,南山之陰木尤槁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送徐舜輯
- 閒倚小窗待明月,紫簫吹徹木犀風。 -- 出自宋·呂徽之·秋景
- 云鷲峰頭一萬杉,覆盂山下木參天。 -- 出自宋·倪思·游黃薜山三首
- 戀樹殘紅濕不飛,楊花雪落木生衣。 -- 出自宋·歐陽鈇·絕句
- 江上青山落照邊,江頭歸客木蘭船。 -- 出自宋·潘檉·還自錢塘道中
- 驚心步出庭西曲,日影斜斜木葉飛。 -- 出自宋·沈說·閨詞
- 遙知月露寒松滴,不是波濤木葉飛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張府君挽詩
- 秋風秋雨頗相宜,萬水千山木葉飛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九首
- 利刀自斷命根,不要依草附木。 -- 出自宋·釋道顏·頌古
- 一喚喚回春夢破,千山渾作木龍吟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暉·頌古十九首
- 戶外凍消春色動,四山渾作木龍吟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暉·偈四首
- 競頭奔,有何門,擊箭寧知枯木存。 -- 出自宋·釋守芝·偈
- 人嫌草座麻衣陋,自守芝翁木客盟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歸來
- 春律行兮發華,秋風斂兮落木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拈起則佛祖不識,放下也草木爭榮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徑山西寮眾老郎請贊
- 師兄解唱泥牛吼,師弟寧忘木馬嘶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偈頌一百六十首
- 普提宿將會重圍,劫外時聞木馬嘶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偈頌十四首
- 令人常憶老龍牙,手里把柄木杓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