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在第12個字的詩句
木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龍須山頭有草木,劃可藥箭木右鑰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歌晏恭敬平寇偉績
- 更時時、臥月眠云,疏凡間草木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清心鏡 贈劉先生
- 雨過山城日又西,西風一陣木犀開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秋思
- 左手把莼右持酒,何當共醉木犀花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義寧產(chǎn)莼菜中秋大熟副以六絕送楊伯子
- 笑人莫更為人笑,我住巴山木之杪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遞呈余干郭主簿子敬
- 四時之月秋月明,桂之掬之木中英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寄題劉永年桂堂
- 稚時蔚葦老槮槮,羞與其他木作林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道旁有松為人所刳伐因自吊且慰焉
- 寶石當年琢帝青,浮波不異木杯輕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開元寺石缽
- 猶有新詩驚太守,醉中揮翰木蘭堂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三高祠三首 陸龜蒙
- 靜夜櫓聲來枕上,猶疑身在木蘭舟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寄昭德兄弟
- 前夜客投佛寺晚,全家凍泣木魚底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實紀二十韻
- 偶人飄蕩泥何恨,居士神通木謾書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余寄和沖弟竹夫人詩并寄子我六首后征其類
- 縱使前聲君忍聽,后聲惱殺木腸兒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席上有唱歐公送劉原甫辭者次日又有唱東坡三
- 巧智不如葵衛(wèi)足,曲蟠誰與木為容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又和六首
- 老子尚堪牽率在,夜歸已有木魚過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又和宋侯三首
- 幾樹半天紅似染,居人云是木綿花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潮惠道中
- 覽披賢似銅為鑒,顧問謙然木就規(guī)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恭和御制進讀唐鑒徹章詩
- 寧論兒女子,壯夫股為{左木右栗}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龍隱洞
- 雨濕紅裳靡待秋,摘來深愧木瓜投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次韻張秘丞皺玉詩
- 郭之東,溪之北,百弓地,十圍木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銘詩一首
- 妙年不患錐無穎,前輩曾言木就規(guī)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贈鐘主簿父子
- 汝性慧于靈照□,翁年高似木蘭斧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得池陽書
- 碧落真人著紫衣,始堪相并木蘭枝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木蘭花
- 詩懷自歡多塵土,不似秋來木葉疏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秋行二首
- 一為散吏寄郊坰,三見南山木葉零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聞降湖北提鹽
- 煬帝都城春水邊,笙歌夜上木蘭船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送沈單作尉江都 [一作許渾詩]
- 秋花少似春花紅,眼明見此木芙蓉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平園老叟周某敬讀次對兄芙容絕句嘆服不已效
- 靡靡流光,凄凄風露,小園草木初凋。 -- 出自宋·趙鼎·滿庭芳·靡靡流光
- 日消三兩黃金爭得止,而槁木朽枝,一食而已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長持經(jīng)僧
- 誰家挾彈少年,擬打紅衣啄木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春野作五首
- 涔陽女兒花滿頭,毿毿同泛木蘭舟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相和歌辭·采蓮曲二首
- 飛鵲印成香蠟片,啼猿溪走木蘭船。 -- 出自唐·徐寅·尚書惠蠟面茶
- 何處狂歌破積愁,攜觴共下木蘭舟。 -- 出自唐·章碣·春日經(jīng)湖上友人別業(yè)
- 夏景舒長,麥天清潤,高低萬木成陰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宴春臺
- 歲計將何資伏臘,龍陽千樹木奴洲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次韻奉和知府溫尚書送致政朱侍郎十六韻
- 治邑還持塵尾柄,攜家便泛木蘭橈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大理徐寺丞元榆知越州諸暨縣
- 捧詔暫辭青鎖闥,攜家便泛木蘭舟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董給事知洪州
- 萬里再驚金馬客,一家重上木蘭舟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同劉貢甫學士登石鼓合江亭一首
- 忍看妙句金聲振,行阻清談木屑飛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丐祠將離云間崔申之以詩為別次韻
- 待他年功退學商顏,卻旋種木奴,緩尋瑤草。 -- 出自宋·盧祖皋·洞仙歌·東樓佳麗
- 逸世才猷金騕褭,逼人風味木蘭堂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過鄧步和張叔元見贈韻
- 楊棗實酸薄納子,山荼無葉木棉花。 -- 出自宋·鄭域·檳榔
- 不幸年逾五十,遂下世,今墓木將拱矣,雅志莫遂,令人短氣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水龍吟 余始年二十馀,歲在丁未,與故人東
- 化鶴城高,山蟠遼海,參天古木蒼煙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雨中花 送趙子堅再赴遼陽幕
- 家住越來溪上頭,胭脂塘里木蘭舟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吳下竹枝歌七首
- 君泛脂江我泛婁,沙棠小槳木蘭舟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玉山以詩見招用韻奉答(二首)
- 小出便支邛竹杖,輕寒旋進木棉裘。 -- 出自明·王世貞·偶成
- 卻憶探春湖上路,小紅船子木蘭橈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上馬
- 回晚平陽歌舞合,前溪更轉(zhuǎn)木蘭橈。 -- 出自唐·李乂·侍宴安樂公主山莊應制
- 樹葉無聲神去后,紙錢灰出木綿花。 -- 出自唐·王睿·相和歌辭·祠神歌·送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