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在第11個字的詩句
木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月照城頭烏半飛,霜凄萬木風入衣 -- 出自唐·李頎·琴歌
- 漠漠水田飛白鷺,陰陰夏木囀黃鸝。 -- 出自·王維·積雨輞川莊作 / 秋歸輞川莊作
- 乃翁知國如知兵,塞垣草木識威名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送范德孺知慶州
- 紅葉滿寒溪,一路空山萬木齊。 -- 出自清·納蘭性德·南鄉子·秋暮村居
- 近水樓臺先得月,向陽花木易為春。 -- 出自宋·蘇麟·斷句
- 崖崩路絕猿鳥去,惟有喬木攙天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
- “漠漠水田飛白鷺,陰陰夏木囀黃鸝。”的意思及全詩賞析 -- 出自··
- 漠漠水田飛白鷺,陰陰夏木囀黃鸝 -- 出自··
- 抱叢窺我方醉臥,故遣啄木先敲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再用前韻
- 夏潦漲湖深更幽,西風落木芙蓉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蔡準郎中見邀游西湖三首
- 風翻雪陣春絮亂,蠹響啄木秋聲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子由柳湖感物
- 聞道攜壺問奇字,更因登木助微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又次韻二守同訪新居二首
- 湘水悠悠天際來,夾江古木抱山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滄洲亭懷古?此詩為沈遼作?
- 敢渡清潭百尺皎無泥,山木陰陰谷鳥啼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留題仙游潭中興寺寺東有玉女洞洞南有馬融讀
- (杜子美詩云,長镵長镵白木柄,我生托子以為命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又次前韻贈賈耘老
- 牧臣不見天顏喜,但驚草木放?一作皆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聞洮西捷報
- 侍史傳柑玉座傍,人間草木盡天漿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戲答王都尉傳柑
- 五行勝己斯為官,官如草木吾如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秦少游夢發殯而葬之者云是劉發之柩是歲發首
- 門外黃塵不見山,個中草木亦常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題凈因院
- 令下風雷常有信,時來草木豈知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集英殿春宴教坊詞致語口號臣聞人和則氣和,
- 況復連年苦饑饉,剝嚙草木啖泥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寄劉孝叔
- 欲寄西風兩行淚,依然喬木鄭公廬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張文裕挽詞
- 隱幾南窗萬念灰,只疑土木是形骸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黃沙書院
- 細考蟲魚箋爾雅,廣收草木續離騷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興
- 身似敗棋難復掁,心如病木已中空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晚
- 榮悴元知豈有常,紛紛草木占年光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思絕句
- 我亦蹭蹬者,羈游半生中,木盤飽藜莧,美與玉食同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對食
- 石罅微泉來滴瀝,溪涯老木臥槎牙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云門道中
- 臨目接手精思床,身如槁木心如墻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讀老子
- 云黑風號不見星,古丘叢木聚精靈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小舟航湖夜歸書觸目
- 抽身黃塵烏帽底,得意翠木清泉間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游圜覺乾明祥符三院至暮
- 荒山為城溪作壕,風鼓巨木聲翻濤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齋中夜坐有感
- 白發蒼顏七十翁,朽株枯木略相同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忽得京書有感
- 駿馬名姬如昨日,斷碑喬木不知年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吊李翰林墓
- 夜夜濕星占雨候,時時老木送秋聲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雨不止排悶
- 雨足四郊耕欲遍,霜高萬木脫無余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書事寄良長老
- 水滿鳧鷖初拍拍,雨余花木已陰陰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春日睡起
- 盡日煙云窮變化,入秋草木漸凋疏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千峰榭宴坐
- 月可一庭陳素練,風酣萬木起驚濤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雨霰作雪不成大風散云月色皎然
- 宿雨初收云四歸,小山草木麗朝暉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朝晴
- 季秋嶺谷浩積雪,二月草木初抽萌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蒸暑思梁州述懷
- 江底魚龍貪晝睡,淮南草木借秋聲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舟行鄿黃間雨霽得便風有感
- 雨後風云猶慘澹,霜前草木已蕭條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抵葭萌惠照寺寓榻小閣
- 滅虜區區計本疏,水邊喬木擁茅廬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中起讀書戲作
- 采薜荔兮水中,搴芙蓉兮木末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九歌 湘君
- 復恐嚵夫負之走,并竊老木為薪蒸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同王浚賢良賦龜得升字
- 衡門兼句限泥潦,臥聽窾木鳴相挨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王微之登高齋三首
- 疑此冶容詩所忌,故將樛木比綢繆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酴醾金沙二花合發
- 疲農心知水未足,看云倚木車不停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獨歸
- 藹藹春風入水村,森森喬木映朱門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祈澤寺見許堅題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