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在第1個(gè)字的詩句
木在第一個(gè)字的詩句
- 木號(hào)驚浪涌,谷震疾雷轟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福昌書事言懷一百韻上運(yùn)判唐通直
- 木欣辭爨燼,珠喜辨魚睛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福昌書事言懷一百韻上運(yùn)判唐通直
- 木落晚風(fēng)急,宵涼侵暑衣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秋懷次韻晁應(yīng)之三首
- 木镵隨杜脛,葛制暖韓軀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歲暮即事寄子由先生
- 木奴度淮輒為枳,后皇嗇之理應(yīng)爾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和立之消梅
- 木落天宇寬,庭虛山氣入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衰荷
- 木落風(fēng)高砧杵傷,孤城更漏入秋長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夜
- 木梟梟兮蒼山巔,回洑重深兮其下九淵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龜山祭淮詞二首·迎神
- 木落見南山,池清照疏林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九月一日有作
- 木落風(fēng)高秋雁歸,初晴野水漲清伊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次韻王彥昭感秋三首
- 木衰火濫氣浮泄,激此陰沴成冰堅(jiān)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己未四月二十二日大雨雹
- 木落防河急,軍孤受敵偏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關(guān)山曲二首
- 木葉搖山翠,泉痕入澗扉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山中寄姚合員外
- 木有相思號(hào),猿多愁苦音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臨別送張諲入蜀
- 木梢寒未覺,地脈暖先知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立春日
- 木隕水歸壑,寂然無念心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入南山至全師蘭若
- 木落曙江晴,寒郊極望平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江行晚望
- 木石所不捍,土沙固隨奔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金山
- 木落不去根,水流常背源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廣王醇正叔二思詩
- 木落方病寒,尚覆本根溫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廣王醇正叔二思詩
- 木實(shí)類君子,老有孝感存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廣王醇正叔二思詩
- 木犀香殘菊花拆,多少秋風(fēng)吹隴陌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呈余伯皋
- 木枕蒲團(tuán)病更宜,從教惡少事鞍鞿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再用景純韻詠懷二首
- 木奴會(huì)足飽,寬作十年計(jì)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八音歌
- 木公不可待,且復(fù)舉吾觥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八音歌
- 木末西風(fēng)起,中含萬里涼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西風(fēng)
- 木落太湖近,梅開南紀(jì)明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小閣
- 木中不生火,高殿禍頃刻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秦后作
- 木落翩翩。 -- 出自魏晉·曹丕·丹霞蔽日行
- 木葉落兮凄凄。 -- 出自魏晉·曹丕·寡婦詩
- 木葉變長川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秋至懷歸詩
- 木瑟瑟兮氣芬蒀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劉仆射東山集學(xué)騷
- 木棉花盡荔枝垂,千花萬花待郎歸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松·竹枝
- 木棉花盡荔支垂,千花萬花待郎歸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松·竹枝(一名巴渝辭)
- 木落多異感,蟬鳴非故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宋·寇準(zhǔn)·述懷
- 木葉驚棲鳥,寒窗暗靜燈。 -- 出自宋·寇準(zhǔn)·秋夜懷洛下一上人
- 木魚一呼飯,千屐如水流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廣鑒大師觀上人為靈芝數(shù)百眾故乞從檀施乞米
- 木落霜濃,探春只道梅花未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點(diǎn)絳唇·木落霜濃
- 木落下極浦,漁唱發(fā)中洲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水調(diào)歌頭·此夕酹江月
- 木末見江去,無雪著漁翁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水調(diào)歌頭·落日半亭榭
- 木犀新雨濕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霜天曉角·良宵七七
- 木末俯清軒,獨(dú)立久延佇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游郭希呂石洞二十詠·笙鶴
- 木落霜秋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丑奴兒/采桑子
- 木葉吹寒,極目凝思倚江閣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暗香·羽音遼邈
- 木葉漸驚年,錦字因絡(luò)緯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聞蟬
- 木葉吟風(fēng)千籟作,菊叢含雨萬珠明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再和二首
- 木女明開眼,泥人暗皺眉。 -- 出自宋·仲殊·南歌子·解舞清平樂
- 木落葉棲風(fēng),陣陣著肌體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金溪道中六首
- 木猶桂在月中植,人似身來鏡里游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江心寺
- 木拱人難作,庭懷鯉共趨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送三兄出宰常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