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在第5個(gè)字的詩句
朝在第五個(gè)字的詩句
- 迎風(fēng)一嘯朝回早,弄月相差直宿疏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劉貢父西掖種竹
- 海山微明朝日暾,丹成寄子勿妄云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葆光蹇師游廬山
- 雞鳴東海朝日新,光蒙洲島霧雨勻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石芝
- 寒泉灑屋朝露濡,霜簟可薦機(jī)可扶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四月二十八日新熱寄仇池
- 隨流登中朝,失腳墮南土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癸未生日
- 談辯未容朝夕聽,情親空愧往還書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柳子玉郎中見寄
- 遣師今見朝廷意,文律還應(yīng)似兩京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家安國赴成都教授三絕
- 帽壓半檐朝雪,鏡開千靨春霞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西江月·添線繡床人倦
- 一心懶上朝天馬,要趁春風(fēng)歸種花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湖南漕李革夫被召乃丐歸
- 簫鼓遠(yuǎn)來朝岳去,包籠爭出趁虛忙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湘中
- 海浪浴紅朝出日,樹林堆碧晚生煙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題何季涌江亭
- 青天影動(dòng)朝陽鳳,落月光移隔水樓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竹西軒
- 馬嘶催早朝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菩薩蠻·章臺游冶金龜婿
- 笑倚危檣,朝來風(fēng)色好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清商怨·揚(yáng)州商女□□□
- 不知暮雨朝云、何山岑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小梅花/梅花引
- 君不見南朝豪儁有郗生,自厭出身時(shí)網(wǎng)嬰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送武庠歸隱終南
- 修短三萬朝,黃塵共埋滅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訪周沆郭忱
- 東風(fēng)漫送朝來雨,可奈長安自古塵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京居暮春感興二首之二
- 紛紛利害朝昏出,閉目忘言是住持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題海陵寓舍四首之三
- 氳氳顥氣朝胎息,熠熠辰輝夜步網(wǎng)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寄玉梁施道士
- 賢才負(fù)圣朝,終日掩衡茅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贈(zèng)崔少微
- 坐對百神朝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華陽先生登樓不復(fù)下贈(zèng)呈詩
- 濯?dú)埵顨?span id="eq0qu2ss0gy" class="hong">朝來雨,助作秋聲夜半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句
- 五峰日破朝云出,三谷花浮澗水來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僧正倚大師庵居
- 欲將志義朝千載,只合溪山過一生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題寶月大師法喜堂
- 萬家煙火朝來靜,九陌風(fēng)光雨后新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寒飲御筵口號二首
- 陰煙苦霧朝不散,旭日不復(fù)能精明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苦寒行
- 正恐怒飛朝暮事,丹青難得久淹留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依韻和促庶省壁畫山水
- 降王稽顙朝南闕,天子垂衣御北門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御宴送李宣徽知真定計(jì)口號
- 春禽哢晴朝,秋蟲吟雨夕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同子難題和樂亭
- 點(diǎn)巫山之朝云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彩樹歌
- 公子喜逢朝罷日,將軍夸換戰(zhàn)時(shí)衣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觀獵
- 舊事巫山,朝云賦罷,夢里是生涯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少年游·清溪一曲板橋斜
- 重來已是朝云散,悵明珠佩冷,紫玉煙沉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高陽臺·橋影流虹
- 歸去神霄朝玉帝,依前命我掌風(fēng)雷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曲肱詩二十首
- 翻思此日朝玉帝,有淚如雨沾帝衣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懷仙吟二首
- 朝來似展朝天帶,夜半如聞?chuàng)v藥杵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三級泉
- 腳踏雷車朝帝極,手持斗柄戽天河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送彭侍晨
- 少傳仕唐朝,香山號居士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西湖大醉走筆百韻
- 洞里不知朝市改,人間再到子孫非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武昌懷古十詠·黃鶴樓
- 望山川而朝羣后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周五聲調(diào)曲 征調(diào)曲 五
- 瓊林玉殿,朝喧弦管,暮列笙琶。 -- 出自宋·趙佶·眼兒媚·玉京曾憶舊繁華
- 舒為五色朝霞暉,慘為虎豹嘷陰霏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蜀國弦
- 遂升泰階朝玉帝,側(cè)身俯伏當(dāng)瓊陛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鈞天樂
- 一朝復(fù)一朝,一夕復(fù)一夕,只恐君心念妾時(shí),妾身已作山頭石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望行人
- 舒為五色朝霞褷,慘為虎豹嗥陰霏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蜀國弦(七首)
- 雞狗騷然,朝驚北陌暮南阡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江南雜詠
- 定來歲今朝,紙錢掛處,顆顆長紅豆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清明感舊
- 淡掃蛾眉朝畫師,同心華髻結(jié)青絲。 -- 出自近代·蘇曼殊·本事詩
- (一)玉帛朝回望帝鄉(xiāng),烏孫歸去不稱王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塞下曲四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