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在第9個字的詩句
望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東風吹上妙高臺,略望江淮見形勢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嘉定甲戌孟秋二十有七日起居舍人兼直學士院
- 五岳惟今見南岳,北望乾坤雙淚落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南岳
- 明朝又上長安道,卻望咸陽舊帝京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偶成 其二
- 欲求古道殊難得,悵望高風或可攀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送本中上人
- 昨日亭東白云起,悵望吳松滿江水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曹云西畫山水圖
- 久隱墻東慕牛儈,絕望仲華安石輩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答許景亮
- 念日邊消耗,天涯悵望,樓臺清曉,簾幕黃昏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念離群/沁園春
- 永如牛女兮,南北相望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廣四愁寄李譓
- 登黃樓,望黃州,黃州望不見,樓下水東流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登黃樓有懷蘇眉山
- 曾見君家亭上碑,東望風月動閑思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題城張氏放鶴亭
- 可須樽酒平生約,長望西州淚滿巾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寓泊金陵尋王荊公陳跡
- 徐國壯山河,黃樓入望多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送寇元弼王文舉
- 副相西征重,蒼生屬望晨。 -- 出自唐·劉方平·寄隴右嚴判官
- 三千功行無圭角,可望虛皇九錫來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深居雜興六首
- 次山有以稱聱叟,魯望兼之傳散人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雜興四首
- 西湖春物空凝意,猶望方舟嘗勝來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寄上金陵馬右丞
- 麒麟細草南東路,一望松門意自哀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覺祖院明上人
- 須知別后山城守,悵望歸艎送目勞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酬柳國博
- 一見心親十載前,相望南北久茫然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贈張伯常之郢見過因話荊楚故事仍貺佳什
- 云中一點鮑山青,東望能令兩眼明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鮑山
- 晴日寒江路,松云入望深。 -- 出自明·王微·長至入云棲
- 更喜諧招隱,詩家有望郎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贈步寄李員外
- 煙靄藏東渚,憑軒莫望家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之美河西列岫亭
- 揚袂行辭洛,回車去望陘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景仁將歸潁昌輒為詩二十韻紀贈
- 星河滿天月光白,東望扶桑悄無色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朝雞王樂道
- 徘徊未下日將西,遙望嵩陽煙景微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緱山引
- 從道西來近,能無東望愁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丁秘丞知雍丘
- 為君作意登高處,試望皇州表里春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初春登興國寺塔
- 更獨自、盡上高臺望,望盡飛云斷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御街行·畫船橫倚煙溪半
- 琵琶腸斷塞門秋,卻望紫臺知遠近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玉樓春
- 何時石嶺關頭路,一望家山眼暫明?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秋懷
- 長歌一寫孤憤,西北望長安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水調歌頭 長源被放,西歸長安,過予內鄉,
- 傷心鸚鵡洲邊淚,卻望西山一泫然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過詩人李長源故居
- 又東門送客,側身西望長嗟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木蘭花慢 送親家丈(原作又從南塘本改)問
- 林岸隨天轉,云峰逐望新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合州津口別舍弟至東陽峽,步趁不及,眷然有
- 夢中乘傳過關亭,南望蓮峰簇簇青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夢入關
- 我居瓊海子潼川,相望西南路八千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送蜀李道士
- 舟行棹進空回首,一望蒼梧但白云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牛渡問舟
- 客來登此一覽亭,東望長江渺無極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一覽亭
- 紫闕苕嶢,紺宇邃深,望極絳河清淺。 -- 出自宋·趙佶·聒龍謠·紫闕苕嶢
- 東流濁浪沖山動,西望長庚似月明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晚泊海寧州舟中作
- 弱水浩蕩不可航,一望令人玄發改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登高丘而望遠海
- 丹崖翠麓神仙居,東望日出樹如蘇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潛溪圖歌為宋景濂賦
- 美人迢迢隔山水,可望不見心茫然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古歌(三首)
- 省窮慚寡尤,守分無望福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秋懷(五首)
- 五年不見西山色,悵望浮云隱落霞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寄劉禹錫
- 豫章花落不見歸,一望東風堪白首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臨風嘆
- 海岳南歸遠,天門北望深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自歸山
- 度嶺方辭國,停軺一望家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度大庾嶺
- 何事佳期再睹,翻悵望、重疊關山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滿庭芳·一到江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