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在第12個字的詩句
望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萬山回合羽林軍,山外旌旗望不分。 -- 出自明·王廷相·扈從謁陵
- 郎在荊門妾在家,年年江上望歸查。 -- 出自明·王廷相·巴人竹枝歌(四首)
- 宵深霜露侵偏劇,節變星河望欲移。 -- 出自明·王維楨·小至院內對月簡諸同宿
- 相憶相思春復秋,月明應在望鄉樓。 -- 出自明·王誼·秋夜思
- 舞腰倚柱裛啼妝,歌頰低燈望歸路。 -- 出自明·魏學禮·春思曲
- 孤云飛處梁公廟,猶似當時望太行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望昌平
- 疏花寂歷似殘紅,病眼摩挲望欲空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清明日園中見杏花初開
- 清晨醉別曲江守,直下湞陽望峽口。 -- 出自明·吳拭·湞陽峽
- 先生高伴洪厓嘯,獨向溪邊望白云。 -- 出自明·吳哲·丙申三月從平章左公總戎臨安過南山訪楊鐵崖
- 寒皋木落水連天,云際孤城望漢川。 -- 出自明·徐勃·送俞本之游楚
- 山氣籠從曉出云,一溪流水望中分。 -- 出自明·雪浪法師·祗樹庵
- 巴陵西畔楚江分,曾泛湖波望岳云。 -- 出自明·楊士奇·題少保楊澹庵江鄉歸趣圖
- 馬上東風生曉寒,長陵高處望長安。 -- 出自明·殷奎·長陵曉望
- 君輩果期歸計早,數行白簡望知音。 -- 出自明·尹伸·別李莘韜余獻甫
- 誰道雍門樂召哀,薛公結涕望高臺。 -- 出自明·于嘉·丁卯春日泊吳趨偶登逆旅小樓望嘯碧堂有感三
- 祠臣秉笏香煙里,時向珠躔望景星。 -- 出自明·于慎行·冬至南郊扈從紀述和陳玉壘太史韻六首
- 半生書劍各飄零,千里相思望窅冥。 -- 出自明·虞堪·寄馬民立在越上并簡孟季成
- 豈無懷抱同千古,誰共登臨望八垂。 -- 出自明·虞堪·次韻答公權見貽之句
- 云暗郡城愁獨坐,日斜鄉國望移時。 -- 出自明·袁公冕·十月始見菊
- 年年寒食憶中原,還著衣冠望鄉哭。 -- 出自明·曾棨·敦煌曲
- 爾從三峽迎春水,我過重湖望楚云。 -- 出自明·曾烜·舟至辰陵磯與楚百戶等言別
- 江浦潮聲天外遠,衡陽秋色望中昏。 -- 出自明·章敞·送李推官謫湖南
- 諸蕃樂歲休戎馬,孤館頻年望斗牛。 -- 出自明·鄭旦·曉發洱海夕次濱川
- 世短動經多事日,愁長況上望京臺。 -- 出自明·鄭善夫·上妙高臺
- 曲笠聊從采杜蘅,含香未擬望金莖。 -- 出自明·朱長春·移家四首
- 半泓墨沼窺遺跡,數仞龜峰望遠墟。 -- 出自明·朱存理·宿光福寺
- 江都十月花零落,莫遣龍舟望幸新。 -- 出自明·朱應登·大駕東巡野語
- 花暗宮垣柳映堤,五陵春色望中迷。 -- 出自明·祝顥·小李將軍院體小幅(二首)
- 鷓鴣啼舌到無聲,誰管行人望家苦。 -- 出自明·祝允明·戴進風雨歸舟圖
- 登登兩屐江南閣,蒿目西風望子山。 -- 出自明·祝允明·悲秋(二首)
- 人才西渡正紛紛,爾之翹首望何陲? -- 出自·劉少奇·天津橋上
- 美人娟娟隔秋水,濯足洞庭望八荒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寄韓諫議
- 浮云不共此山齊,山靄蒼蒼望轉迷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宿石邑山中
- 美人臺上昔歡娛,今日空臺望五湖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除放自石湖歸苕溪
- 南極一星朝北斗,每依南斗望京華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胡笳曲·九拍
- 君不見峨眉山西雪千里,北望成都如井底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詩一首
- 十年驅馳海色寒,孤臣于此望宸鑾。 -- 出自明·戚繼光·望闕臺
- 聞道風光滿揚子,天晴共上望鄉樓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行舟????
- 十二樓中盡曉妝,望仙樓上望君王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宮詞
- 東歸猶得聯征騎,同上嵩高望九州。 -- 出自宋·并敘·熙寧壬子八月於洛陽妙覺寺考試舉人及還道出
- 南渡君臣輕社稷,中原父老望旌旗。 -- 出自元·趙子昂·岳鄂王墓
- 未收天子河湟地,不擬回頭望故鄉。 -- 出自唐·令狐楚·雜曲歌辭·少年行四首
- 無田似我猶欣舞,何況田間望歲心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大雨苗蘇,喜而有作
- 無田似我猶欣舞,何況田間望歲心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蘇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蘇
- 淮南漸遠波聲小,猶見揚州望火樓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四十二
- 千家閉戶無砧杵,七夕何人望斗牛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早秋京口旅泊,章侍御寄書相問,因以贈之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