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在第7個字的詩句
月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風云激矢脫,日月峻輪走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趙忠簡孫璧見過有詩用韻
- 江山枯槁寫,風月老筆判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趙處士游方
- 冰霜元自勁,水月更添清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臺中聽雪
- 借問清都舊花月,豈知遷客泣瀟湘。 -- 出自唐·賈至·送王道士還京
- 思君獨步華亭月,舊館秋陰生綠苔。 -- 出自唐·賈至·答嚴大夫
- 故情彌切到,佳月事追遨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崇德夜泊寄福建提刑章屯田思錢塘春月并游
- 疏鐘度林際,華月吐城端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春野亭待月有懷
- 明年今夜中庭月,依舊寒光別照人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清暑堂中秋夜飲
- 精神高遠照日月,勢力雄健生風云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御筆賜字詩
- 無心自合波中月,照影誰分鑒內人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漳南十詠·滿月池亭
- 孤鶴睡迷千樹月,斷蟬吟繞五更風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久寓悟空院剎行而書之
- 歲歲年年,花前月下,一尊芳酒。 -- 出自宋·趙鼎·醉蓬萊·破新正春到
- 回首不堪追日月,感情空嘆換星霜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元日
- 老子靜中消日月,全然不似客長安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春夜
- 大瓢貯云杓斟月,卻跨陰崖聽冰柝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賀楊東山休致
- 閱世眼高歷日月,好賢名重滿江湖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寄方巖
- 杖藜獨立梅梢月,成就清寒到十分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冬日即事
- 嶺頭逢宿處,斜月帶棲鴉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度仙霞嶺
- 但得中天行日月,不愁平地起風波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山中哭復齋
- 海山藏日影,江月落潮痕。 -- 出自唐·任翻·秋晚郊居
- 對花情脈脈,望月步徐徐。 -- 出自宋·李珣·女冠子·星高月午
- 玉樓珠殿,相映月輪邊。 -- 出自唐·牛希濟·臨江仙·峭碧參差十二峰
- 唐主再懸新日月,蜀王難保舊山川。 -- 出自唐·牛希濟·奉詔賦蜀主降唐
- 門前烏桕樹,霜月迷行處。 -- 出自清·顧貞觀·菩薩蠻·山城夜半催金柝
- 張宴奏絲桐,新月穿宮槐,攜手忽太息,樂極生微哀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·清涼山贊佛詩 四首
- 談笑盡貴游,花月傾壺觴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·遇南廂園叟感賦八十韻
- 夜半李陵臺上月,可能還似漢宮圓? -- 出自清·吳偉業·戲題仕女圖
- 秋時自零落,春月復芬芳。 -- 出自漢·宋子侯·董嬌嬈
- 露花疑濯錦,泉月似沉珠。 -- 出自唐·孔德紹·登白馬山護明寺
- 仙人浮丘公,對月時吹笙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同王十三維偶然作十首
- 隔江看樹色,沿月聽歌聲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江南曲四首
- 帝夢鮮魚索,明月當報時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同諸公秋日游昆明池思古
- 逍遙高殿陰,六月無炎暑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同房憲部應旋
- 圣君封太岳,十月建行旃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滎陽馬氏二子
- 浮云歸故嶺,落月還西方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題慎言法師故房
- 池邊命酒憐風月,浦口回船惜芰荷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同武平一員外游湖五首時武貶金壇令
- 青山隔遠路,明月空長霄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重寄虬上人
- 東城別故人,臘月遲芳辰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洛陽東門送別
- 海禽逢早雁,江月值新秋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洛橋送別
- 酒后留君待明月,還將明月送君回。 -- 出自唐·丁仙芝·馀杭醉歌贈吳山人
- 清輝直認中庭月,濕氣偏添半夜寒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敘雪獻員外
- 孤鐘鳴大岸,片月落中流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早發洞庭
- 暮春經楚縣,新月上淮山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江州送李侍御歸東洛
- 寒角細吹孤嶠月,秋濤橫卷半江云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上杭州杜中丞
- 驄馬將離江浦月,繡衣卻照禁中花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送鄭端公
- 林中夜半雙臺月,洲上春深九里花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思桐廬舊居便送鑒上人
- 四郊遠火燒煙月,一道驚波撼郡城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敘錢塘異勝
- 明年今夜有明月,不是今年看月人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與徐溫話別
- 白猿垂樹窗邊月,紅鯉驚鉤竹外溪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送鄭臺處士歸絳巖
- 倚棹寒吟漁浦月,垂鞭醉入鳳城塵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送弟子伍秀才赴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