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在第7個(gè)字的詩句
月在第七個(gè)字的詩句
- 非是虛傳經(jīng)歲月,自緣無識(shí)探龍津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運(yùn)轉(zhuǎn)但教經(jīng)歲月,光揚(yáng)溢目眾人瞻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塵泥常曖昧,日月瑩輝光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天涯無畔岸,寶月順波流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欲窮何所似,夜月透云窗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拂拭塵埃明印月,遍驅(qū)神鬼鎖驪山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彭祖自勞閑歲月,穆王謾說走龍駒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暗室自開明日月,道心奇異老山奄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化質(zhì)昭然清日月,縱橫無礙杳乾坤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舞風(fēng)斜翳日,帶月暗欺梅。 -- 出自宋·楊時(shí)·晚泊遇雪
- 回首嚴(yán)陵臺(tái)上月,清風(fēng)千古逼人寒。 -- 出自宋·楊時(shí)·過七里瀨
- 鏡潭磨青空,璧月侵江淥。 -- 出自宋·楊時(shí)·江上晚步
- 留連更待東窗月,注目晴空獨(dú)倚樓。 -- 出自宋·楊時(shí)·望湖樓晚眺
- 明星爛河漢,殘月暗簾帷。 -- 出自宋·楊時(shí)·出京
- 清風(fēng)晨揖袂,明月夕離襟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別陸德隆黃叔萬
- 云竅旁通吞日月,煙蘿倒拔掛虹蜺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貴州南山巖
- 濂溪?dú)忭嵕昃?span id="eq0qu2ss0gy" class="hong">月,康節(jié)襟懷盎盎春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呈吾宗茂夫
- 畫簾卷舒納夜月,金收開闔吞朝陽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道人彭永年來番禺過訪相約歸日游閣皂
- 中原染腥膻,歲月亦云久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錢司理李季牖
- 不問其他偏問月,月不長(zhǎng)如日星然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致政李子立問月臺(tái)
- 但令老眼開日月,蒼生自然得安堵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辛丑大水
- 所賴清風(fēng)與明月,時(shí)將吾夢(mèng)到君廬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自廣歸至南康與蔡承之黎夏卿劉成叟相見
- 有時(shí)夜燕歸乘月,未始晨興出戴星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八月六日送鞏帥郵亭上
- 春雷溫也厲,晦月闇而間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公余野立
- 山是平沉眠吐月,江如倒激仰吞天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過快閣
- 雪霜風(fēng)日剝,歲月姓名訛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衡陽西溪
- 把酒無非酹明月,鳴弦不復(fù)鼓高山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甲辰歲與涂漢英別己酉復(fù)相過遽告行固小留之
- 元年留桂嶺,六月至榕溪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至榕溪閣覽黃
- 古今隨水去,風(fēng)月送詩來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會(huì)昌號(hào)湘江岸有小峴亭癸卯六月與瑞金吳丞飲
- 不缺不圓涵霽月,無中無表澈冰壺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文晉卿明齋
- 相攜沙上語,山月二更深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贈(zèng)張叔亨侍御
- 美人期未至,江月幾盈虧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春日江村(二首)
- 酒腥旅館城南月,夢(mèng)破茅茨海角春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與謝胖
- 笑把長(zhǎng)竿弄江月,草間郭索尚蟠泥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晚酌示藏用諸友(四首)
- 老去又逢新歲月,春來更有好花枝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元旦試筆(二首)
- 千秋只有無情月,遍照松楸處處山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悼彥昭
- 身似寒空掛明月,唯余清影落江湖。 -- 出自明·憨山大師·山居(七首)
- 取山開北牖,留月廣前除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過林子丘茂之兄弟新居
- 寂寂孤眠淮上月,憑風(fēng)吹夢(mèng)到羅浮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寄陳使君抑之
- 不堪弦管歇,殘月尚棲幃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冬至夜集曹能始園亭觀伎
- 野煙沉酒徑,山月冷歌帷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春日過馮祭酒孤山別墅
- 苦吟花閣曉,泊月柳橋佳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過西湖懷曹大參學(xué)佺
- [黃鐘為角]良月盈數(shù),四氣推遷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
- 山河分國實(shí),日月耀人文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淳化中朝會(huì)二十三首
- 育質(zhì)雪園,淪精月殿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郊廟朝會(huì)歌辭建隆乾德朝會(huì)樂章二十八首
- 風(fēng)云交律候,日月麗昭回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祀九宮貴神樂章·凱安
- 包含日域,牢籠月竁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祭神州樂章·肅和
- 七旬罪已服,六月師方克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梁郊祀樂章·慶休
- 青海戍頭空有月,黃沙磧里本無春。 -- 出自唐·柳中庸·涼州曲二首
- 更殘萬籟寂,踏月一僧歸。 -- 出自·郁達(dá)夫·癸丑夏夜登東鸛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