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在第6個(gè)字的詩句
月在第六個(gè)字的詩句
- 盡覺山中日月長(zhǎng),何心更夢(mèng)白云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宋·錢時(shí)·一齋夜坐
- 夜泛孤篷載月船,靜搜吟料六橋邊。 -- 出自宋·錢舜選·景定癸亥特旨以布衣陳隨隱除東宮掌書作賀之
- 老檜中枯歲月深,外包一余自成陰。 -- 出自宋·錢聞詩·再榮檜
- 蘇子北窗明月放,謫仙紫極感秋時(shí)。 -- 出自宋·譙令憲·題三軒
- 酒醒衣絮薄,月死夜更長(zhǎng)。 -- 出自宋·丘靜山·客鄞江
- 暑月芙蓉秋月濤,截?cái)囡L(fēng)光千百里。 -- 出自宋·丘濬·題圣果寺介亭詩
- 近來書滿只月余,白頭老吏慵送迓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七歌效杜陵體
- 江驛傾欹留月伴,雪山凝沍帶春來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梅
- 槐對(duì)青山五月寒,朝朝暮暮此看山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和所盤離相院山門納涼韻
- 花萼相承二月時(shí),深紅淺紫總皆宜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春花
- 水面皺猶可,月碎成萬片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溪橋看月
- 蟲聲助嘆息,月影伴清癯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夜誦
- 雨過殘陽如月色,風(fēng)來老樹作潮音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重漩孩子相院
- 蕓窗紙破漏月影,石硯水滿涵天光。 -- 出自宋·饒魯·稠山茅屋
- 黃鶴樓前秋月寒,樓前江闊煙漫漫。 -- 出自宋·饒廷直·夜游黃鶴樓遇道人
- 湖海知君歲月多,欲尋笙鶴問煙蘿。 -- 出自宋·任希夷·題藍(lán)道人畫梅詩軸
- 木落同高八月天,山荒屋老意蕭然。 -- 出自宋·任希夷·游陶仙觀林公辨詩
- 榮路輝輝日月依,云霄奕奕孔鸞飛。 -- 出自宋·任希夷·郊?jí)S宮七首
- 屢督篙師趁月明,忽忽燈火過臨平。 -- 出自宋·任希夷·聞櫓聲
- 坐想玉霄風(fēng)月夕,超然清對(duì)一詩翁。 -- 出自宋·桑世昌·夜對(duì)巾山塔燈呈史君李孟達(dá)寺簿
- 荏苒光陰歲月寒,禪家贏得共盤桓。 -- 出自宋·僧某·偈
- 憶昔錦城秋月里,張侯更迭賦歌行。 -- 出自宋·沈繼祖·和閻帥侍郎見寄
- 欲歸愁路遠(yuǎn),月色若為私。 -- 出自宋·沈說·次韻立方何園
- 雞鳴霜葉下,月在紙窗寒。 -- 出自宋·沈說·雞鳴
- 刁斗城頭夜月寒,一聲嗚咽到江千。 -- 出自宋·盛世忠·塞上聞角
- 丹碧屏間三月暮,玻璃杯裹一團(tuán)春。 -- 出自宋·史彌堅(jiān)·宴黃狀元大任
- 財(cái)?shù)侥洗辶?span id="eq0qu2ss0gy" class="hong">月時(shí),累累紅紫玉低垂。 -- 出自宋·史彌寧·又次韻楊梅三絕句
- 小待夜深清月上,藕花影里榜漁船。 -- 出自宋·史彌寧·夏日小酌
- 多情雪堂老,月白夜探奇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舟過黃州上赤壁因懷東坡偶題
- 中有平章云月手,殷動(dòng)招我爾來前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再答吳仲登三絕
- 葉邊先策策,月墮故紛紛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喜雨
- 夜半潮頭隨月上,客帆和夢(mèng)各西東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泊分水
- 連燈并床一月語,拊枕歌吟聽不足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送傅道士兼呈吳明可給事
- 石床半醉海月冷,芝軒長(zhǎng)嘯天風(fēng)清。 -- 出自宋·釋長(zhǎng)吉·游棲霞宮
- 云開空自闊,月落夜深清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山居
- 波搖岳陽城,月滿滕王閣。 -- 出自宋·釋從瑾·頌古三十八首
- 修多羅如標(biāo)月兮,指與月之俱忘。 -- 出自宋·釋大觀·漢章云法師贊
- 雨霽云收,新月一鉤,至道無難,惟嫌揀擇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昌·頌古五十七首
- 子只見風(fēng)清月白,焉知洞里花香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九首
- 時(shí)節(jié)循環(huán)四月一,大道何曾有得失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生·偈頌二十二首
- 衲僧門下,三月一結(jié)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生·偈頌二十二首
- 平旦清晨三月朝,南山蒼翠插云霄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生·偈頌二十二首
- 我佛生辰四月八,地涌金蓮隨步發(fā)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生·偈頌二十二首
- 聽松風(fēng),對(duì)江月。 -- 出自宋·釋德光·自贊
- 又疑去年八月秋水溢,陰風(fēng)襲人廊廡濕。 -- 出自宋·釋德葵·題?;鬯庐嬎?/a>
- 山河大地,日月星辰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傾一百三十三首
- 江海浮游歲月移,五峰曾契少林機(jī)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送炳藏主婦鄉(xiāng)
- 白云無定,明月有期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偈頌九十三首
- 云居九月半,月向掌中圓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偈頌九十三首
- 正月已過二月來,百草頭邊次第開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偈頌九十三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