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在第6個(gè)字的詩句
月在第六個(gè)字的詩句
- 綠野潤霑三月雨,繡巖芳斗一天春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桃花寺行宮即目
- 函首霍占來月竁,傾心素坦款天閶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御午門受俘馘
- 不眠閑訪友,月色正蒼涼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題和闐玉鏤東坡夜游圖
- 不幸則為僧月照,幸則為南洲翁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去國行
- 蕉葉清新卷月明,田邊苔井晚波生。 -- 出自·老舍·蜀村小景
- 長安牡丹五月開,風(fēng)送天香入舞臺(tái)。 -- 出自·老舍·向日本話劇團(tuán)獻(xiàn)詩 北京
- 花影忽生知月到,竹梢微響覺風(fēng)來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夜飲趙園次徐君實(shí)韻
- 風(fēng)定香煙直,月斜簾影長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修真院訪崔道士
- 芘蔭長留六月陰,盤回直與孤云上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學(xué)士柏
- 星分良鄉(xiāng)爨,月傍井陘宿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擬古出塞(五首)
- 今宵且作風(fēng)月談,莫更塵途論興仆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文敬攜疊韻詩見過且督再和去后急就一首
- 得似玉堂風(fēng)月地,少時(shí)游賞幾從容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春興(八首)
- 夜深雨止殘月明,見公一目猶怒瞪,尸如鐵立僵不倒,負(fù)公尸歸有徐保。 -- 出自清·張維屏·三將軍歌并序
- 猋廱蔽此明月。 -- 出自先秦·宋玉·九辯
- 當(dāng)記取初三月夜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賀新郎 題錢楞仙同年玉堂歸娶圖二首
- 湖上三更邀月飲,天邊萬嶺挾舟行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歲暮雜感十首
- 涼夜幽篁里,月冷水潺潺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又贈(zèng)筠仙一幅
- 拋卻一川風(fēng)月去,高車駟馬定何年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乙巳邵武建寧夜坐書呈諸公
- 須識(shí)光風(fēng)霽月心,愛君憂國慮民深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愿月得雨兼旬秋旸人望已切再和前韻
- 五族交飛日月昏,就中造休尚堪論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慕容恪
- 魚水歡濃更月氐,便呵氐族使耕炊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王猛
- 夷甫登朝日月昏,爭知安石亦深源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謝安
- 月行虛空閒,月影印在水。 -- 出自宋·諶祜·句
- 萬國夢囘秦月在,千年事過蜀云飛。 -- 出自宋·諶祜·句
- 太液池邊看月時(shí),好風(fēng)吹動(dòng)萬年枝。 -- 出自宋·盧多遜·新月應(yīng)制
- 雨散云收明月夜,反動(dòng)江波說向誰。 -- 出自宋·釋安永·頌古三十一首
- 今年月,去年月,四海九州同皎潔。 -- 出自宋·釋寶印·偈頌十五首
- 重陽定在九月九,東籬何處無黃花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云收海山橫,月印江天曉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踏翻歸去,明月一天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辭世頌
- 云生峰頂白,月近水邊明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江村晚望
- 古樹影搖霜月滿,冷猿聲裂碧云開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過桃源
- 人歸秋寺晚,月滿夜堂深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江寺晚眺
- 惟有長空孤月圓,東西分照兩無偏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縱火燒山臘月時(shí),衲衣下事為全提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頌古三十六首
- 耳門圓照,日月兩間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觀音贊
- 仰望秋天色,月華露濕衣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(shí)
- 韻響寒空明月里,亦非滌蕩凡愚耳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(shí)
- 紫氣盤旋分月仗,庭蕪盡去平如掌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(shí)
- 五色高吞日月明,百川盡歸朝宗水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(shí)
- 日華精汞法,月魄煉砂靈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領(lǐng)海百氛旬月了,余功贏得坐三年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送廣東潘帥移鎮(zhèn)湖南十口號
- 八月擷葵,十月擷梨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九月
- 八月擷棗,十月擷稻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九月
- 于明之朝,維月既望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今日何夕
- 艿艿者蘭,三月初榮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初榮
- 相謝十州風(fēng)月去,自擔(dān)千古圣賢歸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龜山之孫楊子順肇慶一見相投隨至德慶謀館寓
- 四時(shí)之月秋月明,桂之掬之木中英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寄題劉永年桂堂
- 橫江太守風(fēng)月主,公與平分無乃多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通州通判陳日華二友齋
- 山色秋分后,月華霜降前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辛酉中秋前后舟行自英入韶晚與全真侄傳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