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在第6個字的詩句
月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星陳玄武閣,月對羽林營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宿直溫泉宮羽林獻詩
- 春晨巧夸招,月夕因論話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寄洪與權
- 飄風西來歲月晚,寒壓天面低不凹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寄王正叔
- 欲放船隨明月去,應留閑暇待詩翁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憶潤州葛使君
- 忽忽勞生歲月催,時偷高跡出浮埃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登甘露寺閣
- 幾度狂濤日月低,舟師鼓枻歌相慶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長江萬頃明如鏡
- 揚子江風十月初,四駕巨浪渺無隅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揚子江阻風
- 清風逆回六月熱,急雨借得三秋涼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招束伯仁杜子長夜話
- 夜徑行招海月伴,晝榻坐與天云期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題滿氏申申亭
- 一夜滿林星月白,且無云氣亦無雷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山雨
- 船帶落潮發,月從前浦來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送人游天臺
- 起舞一尊明月下,秋空如水酒如空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浣溪沙
- 待到天公放月時,東家喬柏兩虯枝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夏夜
- 煙涵翠轂潤,月照金波委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蒙示涉汝詩次韻
- 昨日已見三月花,今夜還聞五更雨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正月十二日至邵州十三日夜暴雨滂沱
- 話舊應驚歲月遷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謹次十七叔去鄭詩韻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詠
- 卻疑周生懷月去,待到三更黑如故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中秋不見月
- 翩翩飛蛾掩月燭,見烹膏油罪莫贖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螢火
- 塵隔斗牛三月余,德音再與萬方初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三月二十日聞德音寄李德升席大光新有召命皆
- 林間光景異,月出東山椒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寄題兗州孫大夫絕塵亭二首
- 今我不樂,歲月如馳。 -- 出自魏晉·曹丕·善哉行
- 露濕寒塘草,月映清淮流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與胡興安夜別
- 風來秋扇屏,月出夜鐙吹。 -- 出自南北·王僧孺·秋閨怨
- 山陰黑斷磧,月影素寒流。 -- 出自隋·陳子良·入蜀秋夜宿江渚
- 人尋鶴洲返,月逐虎溪回。 -- 出自唐·蘇味道·和武三思于天中寺尋復禮上人之作
- 風鳴靜夜琴,月照芳春酒。 -- 出自唐·王績·山中敘志
- 白露曖秋色,月明清漏中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秋露
- 水國淹留歲月空,云山東云阻千重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春初夜書
- 潮聲到孤寺,月色遍前山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秋寄江上吟僧
- 露葉煙梢,寒月娟娟滿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蝶戀花·紅影斑斑吹錦片
- 香度小橋淡月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清平樂·云峰秀疊
- 吸盡杯中花月,仙風相送還家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清平樂·云峰秀疊
- 更就藍橋借月明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減字木蘭花·暖風吹雪
- 煙拖山翠,和月冷西窗,玻璃盞,蒲萄酒,旋落酴醿片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驀山溪·東堂先曉
- 珠樓緲緲,人月兩嬋娟,尊前月,月中人,相見年年好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驀山溪·梅花初謝
- 剩落瑤花衫月明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武陵春·風過冰檐環佩響
- 花地錦斑殘,月箔波凌亂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生查子
- 堤樹朧明孤月上,暗淡移船影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雨中花/夜行船
- 云破碧江流月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調笑/調笑令
- 湖東十頃玉,月落漫不收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見雪明日與祝山人游東湖僧寺訪陳巨中教授留
- 雨龍出此云月間,背負青天擁霄碧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謝人分寄密云大小團
- 東風駕言正月頭,先驅持律吹九州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東風辭
- 登山未厭日月流,掩關但恐功名迫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久客
- 蒼巖忽生云月裔,仙芬凄冷真珠萼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對巖桂一首寄曹使君
- 玉兔甌中霜月色,照公問路廣寒宮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送茶宋大監
- 午庵聊拂偃月床,臥聽春飚過修竹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孫使君見招以不苕葷得醉因過南禪老飯小休庵
- 惟有幽蘭啼月露,可將尺素託云波。 -- 出自宋·錢惟演·無題三首
- 接使管玄登月榭,勸農旌旆入煙巒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和長安孫舍人見寄
- 雨破畏日沉,月出酷暑歇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夏夜與臧奎陳越會宿河亭聯句三十韻
- 漏聲過半夜,月色近中秋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喜懷古上人見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