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在第5個字的詩句
月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光含半床月,影入一枝花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路支使小池
- 應(yīng)懷舊溪月,夜過石窗流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送鏡空上人游江南
- 滿湖風(fēng)撼月,半日雨藏春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湖上言事寄長城喻明府
- 野渡波搖月,空城雨翳鐘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送從兄郜(一作韋郜,一作途中別孫璐
- 畫角吹殘月,寒聲發(fā)戍樓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曉角
- 波移彭蠡月,樹沒漢陵人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送班主簿(一作少府)入謁荊南韋常侍
- 高于寶月月,誰得射雕弓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覽皎然渠南鄉(xiāng)集
- 至覽如日月,今時即古時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覽姚合極玄集
- 人生非日月,光輝豈常在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古意九首
- 楚國茱萸月,吳吟梨栗船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
- 鼉驚入窟月,燒到系船樁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
- 因思石橋月,曾與故人期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春山行
- 猶能指孤月,為我暫開襟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天臺老僧
- 棋陣連殘月,僧交似大顛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和韋相公見示閑臥
- 清吟待明月,孤云忽為蓋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擬齊梁體寄馮使君三首
- 雨陣沖溪月,蛛絲罥砌莎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赤松舒道士二首
- 手擎清涼月,靈光溢天地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大愿和尚
- 皎潔曹溪月,嵯峨七寶林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題曹溪祖師堂
- 清風(fēng)江上月,霜灑月中砧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懷武昌棲一二首
- 不見中秋月,空馀一炷香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經(jīng)棲白舊院二首
- 手中孤桂月中在,來聽泉聲莫厭頻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春末寄周璉
- 今人看此月,古人看此月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對月作
- 因知心似月,處處有人瞻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僧之靈夏
- 不知何歲月,即得到師心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僧歸翠微
- 句得孤舟月,心飛九陌塵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李铏赴舉
- 不知今夜月,何處聽猿聲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僧之湖南
- 一輪湘渚月,萬古獨醒人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晚泊湘江作(一作晚泊湘江懷古)
- 誓盟違日月,旌旆過寒潮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避地毗陵上王慥使君(時黃賊陷東陽公避地于
- 入夜歌明月,侵晨舞白云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吾心似秋月,碧潭清皎潔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田家避暑月,斗酒共誰歡?雜雜排山果,疏疏圍酒樽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寒山頂上月輪孤,照見晴空一物無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因指見其月,月是心樞要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泉中且無月,月自在青天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憶去時,向月遲遲行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三憶
- 鼓聲將絕月斜痕,園外閑坊半掩門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曲江夜思
- 夜色樓臺月數(shù)層,金猊煙穗繞觚棱。 -- 出自唐·花蕊夫人·宮詞(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)
- 夜深飲散月初斜,無限宮嬪亂插花。 -- 出自唐·花蕊夫人·宮詞(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)
- 攀桂留卿月,征文待使星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同諸公奉侍祭岳瀆使大理盧幼平自會稽回經(jīng)平
- 美人夜坐月明里,含少商兮照清征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琴曲歌辭·風(fēng)入松歌
- 空懷舊山月,童子誦經(jīng)閑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懷舊山(一作滄浩詩,題云留別嘉興知己)
- 宿寺期嘉月,看山識故云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奉送陸中丞長源詔征入朝
- 惆悵支山月,今宵不再過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同顏使君清明日游,因送蕭主簿
- 海底取明月,鯨波不可度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贈李中丞洪一首
- 山中吟夜月,相送在天涯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盧仲舒移家海陵
- 雙林秋見月,萬壑靜聞鐘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和閻士和李蕙冬夜重集
- 林開明見月,萬壑靜聞鐘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陪盧中丞閑游山寺
- 夜到洞庭月,秋經(jīng)云夢天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答黎士曹黎生前適越后之楚
- 吾將攬明月,照爾生死流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雜寓興
- 溪色思泛月,沿洄欲未歸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游溪待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