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在第3個字的詩句
月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春水月峽來,浮舟望安極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荊門浮舟望蜀江
- 朝攜月光子,暮宿玉女窗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
- 人游月邊去,舟在空中行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
- 筆題月氏書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寄遠(yuǎn)其十
- 鞍馬月橋南,光輝歧路間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族弟單父主簿凝攝宋城主簿至郭南月橋卻回
- 日西月復(fù)東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(fēng)其二十八
- 待月月未出,望江江自流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掛席江上待月有懷
- 欲折月中桂,持為寒者薪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崔司戶文昆季
- 還同月下鵲,三繞未安枝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柳圓
- 若教月下乘舟去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東魯門泛舟其二
- 相看月未墮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越女詞其四
- 山明月露白,夜靜松風(fēng)歇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游泰山六首(一作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
- 故教月向松江滿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菩薩蠻·天憐豪俊腰金晚
- 更闌月墮星河轉(zhuǎn)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菩薩蠻·風(fēng)回仙馭云開扇
- 長愛月華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菩薩蠻·玉環(huán)墜耳黃金飾
- 持杯月下花前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虞美人·持杯遙勸天邊月
- 仙掌月明,石頭城下,影搖寒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水龍吟·露寒煙冷蒹葭老
- 更有月明千頃、一時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南歌子·古岸開青葑
- 門外月華如水、彩舟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南歌子·山雨瀟瀟過
- 酒罷月隨人,淚濕花如霧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生查子
- 城頭月落尚啼烏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瑞鷓鴣
- 云散月明誰點綴,天容海色本澄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六月二十日夜渡海
- 我歌月徘徊,我舞影凌亂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水調(diào)歌/水調(diào)
- 相逢月下是瑤臺,藉草清樽連夜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餈韻楊公濟(jì)奉議梅花十首
- 春庭月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減字木蘭花 二月十五夜與趙德麟小酌聚星堂
- 疇昔月如晝,曉來云暗天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田國博喜雪
- 空庭月與影,強(qiáng)結(jié)三友歡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毛滂法曹感雨詩
- 裴回月色留壇影,縹緲?biāo)上惴合灍煛?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天字韻答岑巖起
- 且同月下三人影,聊豁?一作莫作?天涯萬里心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方南圭寄迓周文之三首
- 知君月下見傾城,破恨懸知酒有兵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王鞏屢約重九見訪,既而不至,以詩送將官梁
- 風(fēng)高月暗水云黃,淮陰夜發(fā)朝山陽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十月十六日記所見
- 雞鳴月落風(fēng)馭還,迎拜稽首愿執(zhí)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李公擇求黃鶴樓詩因記舊所聞于馮當(dāng)世者
- 雙溪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雙荷葉/憶秦娥
- 詩成月漸側(cè),皎皎兩相望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鮮于子駿鄆州新堂月夜二首
- 城頭月落尚啼烏,烏榜紅舷早滿湖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寒食未明至湖上太守未來兩縣令先在
- 靜看月窗盤晰蜴,臥聞風(fēng)幔落蛜蝛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上元夜過赴儋守召獨坐有感?戊寅歲?
- 雨后月前天欲冷,身閑心遠(yuǎn)地偏幽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東園?此詩當(dāng)為黃庭堅作?
- 相逢月上后,小語坐西偏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至真州再和二首
- 江空月出人響絕,夜闌更請彈文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舟中聽大人彈琴
- 相逢月上後,小語坐西偏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至真州再和二首
- 而今月下三人,他日當(dāng)成幾佛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劉景文家藏樂天身心問答三首戲書一絕其后
- 清宵月掛戶,半夜珠落井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紫團(tuán)參寄王定國
- 天空月滿宜登眺,看取青銅兩處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題銅陵陳公園雙池詩
- 風(fēng)清月落無人見,洗妝自趁霜鐘早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再和潛師
- 謂是月中蟆,開口吐月液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蝦蟆培
- 且同月下三人影,莫作天涯萬里心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惠循二守相會
- 云從月幾望,遂至一百五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劉景文路分上元
- 惟吉月之布和,休庶工而未作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紫宸殿正旦教坊詞致語口號
- 待約月明池上宿,夜深同看水中天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王誨夜坐
- 松柏月中老,猿猴物外啼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半山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