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在第1個(gè)字的詩句
月在第一個(gè)字的詩句
- 月光裁不得,蘇合點(diǎn)難勝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同于汝錫賞白牡丹
- 月似圓來色漸凝,玉盆盛水欲侵棱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和元郎中從八月十二至十五夜玩月五首
- 月出天氣涼,夜鐘山寂寂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溫門山
- 月初生,居人見月一月行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行見月
- 月明山鳥多不棲,下枝飛上高枝啼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荊門行
- 月明中庭搗衣石,掩帷下堂來搗帛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搗衣曲(一作送衣曲)
- 月出潭氣白,游魚暗沖石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惜花
- 月中登高灘,星漢交垂芒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祭退之
- 月冷邊帳濕,沙昏夜探遲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橫吹曲辭·出塞
- 月下長來此,無人亦到明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聽夜泉
- 月明臺(tái)上唯僧到,夜靜坊中有酒沽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寄元員外
- 月出溪路靜,鶴鳴云樹深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不食仙姑山房
- 月明渡口漳江靜,云散城頭贛石高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寄虔州韓使君
- 月出深峰里,清涼夜亦寒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隱月岫
- 月明見潮上,江靜覺鷗飛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宿臨江驛
- 月色當(dāng)窗入,鄉(xiāng)心半夜生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冬夕
- 月明石上堪同宿,那作山南山北人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宿天竺寺,寄靈隱寺僧
- 月下誰家砧,一聲腸一絕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聞?wù)?/a>
- 月魄高卓卓,峽窟清沉沉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峽哀
- 月沉亂峰西,寥落三四星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聽琴
- 月娥雙雙下,楚艷枝枝浮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看花
- 月迥無隱物,況復(fù)大江秋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獨(dú)宿峴首憶長安故人
- 月仙有高曜,靈鳳無卑棲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寄院中諸公
- 月中見心近,云外將俗賒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送超上人歸天臺(tái)
- 月嬋娟,真可憐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嬋娟篇
- 月移深殿早,春向后宮遲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相和歌辭·長門怨
- 月色滿軒白,琴聲宜夜闌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雜詠八首上禮部李侍郎·幽琴
- 月下高秋雁,天南獨(dú)夜猿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至饒州尋陶十七不在寄贈(zèng)
- 月罷名卿署,星懸上將壇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瓜洲驛奉餞張侍御公拜膳部郎中,卻復(fù)憲臺(tái)充
- 月晦逢休浣,年光逐宴移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晦日陪辛大夫宴南亭
- 月明花滿地,君自憶山陰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夜中對(duì)雪贈(zèng)秦系,時(shí)秦初與謝氏離婚,謝氏在
- 月下扣舷聲,煙中采菱唱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奉使新安,自桐廬縣經(jīng)嚴(yán)陵釣臺(tái),宿七里灘下
- 月出波上時(shí),人歸渡頭宿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江中晚釣,寄荊南一二相識(shí)
- 月明臨夏口,山晚望巴東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裴使君赴荊南充行軍司馬
- 月明江路聞猿斷,花暗山城見吏稀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柳使君赴袁州
- 月滿秋夜長,驚鳥號(hào)北林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擬古詩十二首
- 月肅風(fēng)凄古堂凈,精芒切切如有聲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寇季膺古刀歌
- 月臨蘭殿出,涼自鳳池來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和張舍人夜直中書,寄吏部劉員外
- 月暗竹亭幽,螢光拂席流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夜對(duì)流螢作
- 月到中天云劃開,斷橋幻出玉樓臺(tái)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月夜
- 月侵鄉(xiāng)夢夜推枕,風(fēng)送牢愁晝掩門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感興
- 月華猶帶玉堂色,風(fēng)味曾分金鼎馀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題陳正獻(xiàn)公六梅亭
- 月黃昏里疏枝外,認(rèn)取半天孤鶴飛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贈(zèng)鑒湖相士
- 月洲月眼閱人多,且道西州事若何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贈(zèng)月洲相士
- 月之所在謂之身,朝市山林幾樣人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贈(zèng)余月心五首
- 月明只合醒眼看,斗亦何須挹漿酒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贈(zèng)余月心五首
- 月比于人歷世多,才圓又缺幾消磨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贈(zèng)余月心五首
- 月換思鄉(xiāng)陌,星回記斗樞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真定即事,奉贈(zèng)韋使君二十八韻
- 月卿臨幕府,星使出詞曹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送柴司戶充劉卿判官之嶺外
- 月當(dāng)銀漢玉繩低,深聽簫韶碧落齊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憶夜直金鑾殿承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