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在第3個字的詩句
曾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仙客曾因一箭贈,樵風長到五云關。 -- 出自宋·錢公輔·若耶溪
- 暮春曾點緣何事,千古寥寥獨詠歸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用前韻答起淵
- 本不曾出不須歸,冷面相看但歡喜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有送大本淵明菊者成長句
- 如何曾點歸來后,千古無人解詠春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張明發有問用前韻謝之
- 昔年曾撥伯牙弦,未遇知音莫怨天。 -- 出自宋·錢氏·題壁
- 卻憶曾游賞,嚴陵有舊磯。 -- 出自宋·錢熙·九日溪偶成
- 我亦曾聞散花手,不知天女意何勤。 -- 出自宋·錢選·題雪霽望弁山圖
- 逆迪曾靡分,唯事是兇譎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趙延俊毀淫祠詩以美之
- 東籬曾手種,賴以制頹年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和匏齋菊花
- 獨有曾游客,清癯似鶴形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書山翁房壁
- 四時曾不忒,七政已能齊。 -- 出自宋·區仕衡·祭酒慈溪公以有令勸講兼示諸生感事有作
- 智藥曾過此,溪源掬水香。 -- 出自宋·區仕衡·游曹溪六祖寺
- 多生曾結香火緣,邂逅相逢意相語,翛然洗盡朝市忙,直疑身在無何鄉。 -- 出自宋·饒廷直·夜游黃鶴樓遇道人
- 當年曾有幽棲客,坐對春風萬壑流。 -- 出自宋·上官彥宗·騮獅嶺
- 軒皇曾把浮丘袂,駐蹕茲山遂得名。 -- 出自宋·石待問·游黃山
- 一軒曾揭鑒為名,軒下方池徹底清。 -- 出自宋·石延慶·題鑒軒
- 種蓮曾結社,指柏迥投機。 -- 出自宋·石中立·送僧歸護國寺
- 共說曾公有府城,殿前數日凈邊塵。 -- 出自宋·時少章·書事七首
- 精神曾感會,帝念老臣馀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挽劉中遠侍郎
- 山神曾獻地,海眾此安禪。 -- 出自宋·史蘊·國清寺
- 一饑曾忍可,千里舍公誰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詩挽陳提刑
- 溪間曾語離,夜雨忽悲壯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送張漢卿左藏
- 趙老曾看半藏經,靈云一見桃華悟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川·參玄歌
- 昔日曾聞李謫仙,飲酒一斗詩百篇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濟·與沈五官李提點飲酒席間作七首
- 杜康曾唱蓮花落,劉伶好飲舞啰哩,陶淵明賞菊醉東籬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濟·與張提點共飲席間作
- 昔日曾聞洗馬池,悠然此景在西溪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濟·題洗馬池
- 趙州曾探水,茱萸無一滴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方·頌古三十八首
- 有誰曾共聞,山河齊漏泄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方·頌古三十八首
- 昔年曾向山中去,千手大悲攔不住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偈頌八十七首
- 當年曾蹈須彌盧,而今覺見眾山小。 -- 出自宋·釋可湘·杭州普圓庵請贊
- 兒時曾向山前住,老大還歸山上來。 -- 出自宋·釋彌光·偈五首
- 救時曾抗牘,退跡欲眠云。 -- 出自宋·釋秘演·賈希德
- 瞿曇曾入滅,衲子眼難瞞。 -- 出自宋·釋普濟·偈頌六十五首
- 老盧曾見老黃梅,一首長廊落韻詩。 -- 出自宋·釋普濟·送廣州泰長老
- 太白曾經夏,清風涼四肢。 -- 出自宋·釋清尚·贈樊川長老
- 一粒曾生無相田,異苗繁茂試機先。 -- 出自宋·釋如凈·偈頌十六首
- 早年曾悟出師表,曉歲始參齊物篇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寄孚老
- 老矣曾榮望,頹然只任真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答一老
- 雪巖曾經苦,勤行七佛儀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世尊乞食歸放拄杖以手拄頤坐眠贊
- 昔年曾約歸四明,掇缽共飯莆菜羹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送趙龍圖歸西明
- 彎弓曾發蓬蒿箭,射中南山白額蟲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定慧圻長老請贊
- 崔顥曾題黃鶴樓,長沙拈起當風流。 -- 出自宋·釋曇密·頌古
- 元亮曾為蓮社客,許令飛舄遠相尋。 -- 出自宋·釋惟謹·答昆山李明府
- 向來曾過此,夜泊石門前。 -- 出自宋·釋惟謹·舟泊括蒼溪口
- 昨日曾將今日期,出門倚杖又思惟。 -- 出自宋·釋惟政·辭侍郎蔣公讌客見招
- 無人曾到此,老子有余閑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竹居
- 無人曾到此,老子有余閒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竹居
- 虛空曾悟性,文字不離禪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寄天臺萬年淮海禪席
- 細微曾未覺,變化亦難明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螢火
- 渭上曾千畝,房邊又一叢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為商隱賦筼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