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在第3個字的詩句
曾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振羽曾參上國鴻,偶飛不到廣寒宮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宋正紀挽詞二首
- 淡妝曾記出疏籬,歲晚南枝的皪稀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次韻探梅二絕
- 盤礴曾幾時,九天飛詔旨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送計敏夫赴闕
- 斜斜曾向溪邊見,淡淡還從月下看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梅影
- 段公曾此讀群書,讀破應須萬卷馀。 -- 出自宋·何耕·段文昌讀書臺
- 錦云曾逐好風來,強學嬌顰寄雁囘。 -- 出自宋·何文季·寄石溪
- 疊山曾是江湖友,恨殺吟魂喚不囘。 -- 出自宋·何文季·再用汪縣尹韻寄彭府教
- 臥足曾將帝腹加,拂衣歸去伴煙霞。 -- 出自宋·何文季·題嚴子陵垂釣圖
- 水邊曾看題碑石,知是詩人扁寺名。 -- 出自宋·侯畐·湖心寺呈簫峰陳明府
- 戰兢曾子意,豈可遂闌珊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實弟以詩來督作會文又因太原侄寄聲欲作不速
- 問我曾點意,乘我舞雩顛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簡彪漢明
- 今日曾知進步來,彀愚深自克多才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觀書有感
- 昔人曾此月明中,掃石焚香禮碧空。 -- 出自宋·胡梅所·誦經石
- 遍游曾宛轉,欲別重留連。 -- 出自宋·胡則·別方巖
- 一言曾忤君王意,閉在長門十五年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參·宮怨
- 因睹曾公題刻妙,氣騰忠誼拂云煙。 -- 出自宋·黃朝散·睹丞相曾公為桂帥時經過留題
- 五采曾遺當日夢,百年猶有故山名。 -- 出自宋·黃從龍·題夢筆山
- 濫觴曾聞蕩雍丘,楫聲若為空悠悠。 -- 出自宋·黃大受·江行萬里圖
- 昔年曾學屏山下,炯炯胡劉風味長。 -- 出自宋·黃榦·答劉正之見招四絕
- 憶昔曾誦坡仙詩,白酒無聲瀉油滑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白酒歌為巖翁賦
- 在生曾與傳遺像,臨死猶能寄別詩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哭別月村
- 旌麾曾駐鑒湖邊,別去匆匆又兩年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寄毛素軒宣慰
- 六丁曾一戲,萬古留洞穴。 -- 出自宋·黃杞·游招真觀
- 金籍曾通玉虛殿,仙曹擬拜翠微郎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以少炭寄江子之
- 陶令曾言歸去來,解印還家不回首。 -- 出自宋·晃逈·倣歸去來辭
- 白傳曾言歸去來,了知浮世非長久。 -- 出自宋·晃逈·倣歸去來辭
- 羅隱曾言歸去來,濩落生涯何所有。 -- 出自宋·晃逈·倣歸去來辭
- 幼年曾讀貞女碑,坐想瀨水清漣漪。 -- 出自宋·蔣時中·貞義女祠
- 昔年曾有虎,來到寺門前。 -- 出自宋·蔣廷玉·凈剎
- 鯫生曾作茶嶺詩,已學希夷不愿仕。 -- 出自宋·開慶太學·美文文山劾董宋臣
- 舊游曾記此山川,萬事回頭一夢然。 -- 出自宋·柯舉·游華嚴寺
- 道人曾去禮清涼,幻出臺出翠壁光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和呂吏部觀延慶院李唐畫山水
- 丈室曾瞻一居士,臺山豈有兩文殊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題大圓庵
- 白云曾與閒人約,為怪貪忙久不來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項城主簿趙賦求書惹云亭為系二絕
- 朱弦曾聞三嘆曲,青松自長千歲枝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次韻錢穆父內翰題劉掾詩集
- 臘前曾約走新春,春到無端絕塞行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答李公蘊
- 妙筆曾開天日曉,懸壺常鎖洞山春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道士李得柔行太乙法曾傳御容
- 白晝曾聞驚市虎,殘灰今見禍池魚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乙卯七月十六日忽報罷任
- 懷沙曾愧垂綸客,擊磬興嗟荷蕢人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答李成季
- 登門曾上千重峻,游刃將驚萬窾虛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酬李公寅留別
- 月明曾有芳簫過,松老時看舊鶴不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女幾山女仙廟
- 近臣曾見天顏喜,清曉分頒到省中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和進櫻桃上宜諭近臣洛中今年進櫻桃甚大當是
- 昔年曾泛西湖流,君今更住西湖頭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寄題錢塘毛氏西湖園
- 少年曾誦習,誤認古人詩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讀趙氏淳化詩集
- 逸少曾留玩,人因喚右軍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鵝
- 策名曾未幾,奪迅出埃塵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送仙游知縣許延評
- 古賢曾愛死,此意亦誰知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養疾
- 海壖曾共飯,洛社又同游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又寄龍學
- 銅臺曾見三都賦,金闕行傳二陸名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送何文植趨京
- 昔年曾見鯉趨庭,締構開基敞燕楹。 -- 出自宋·李慎修·賦新繁周表權如詔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