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在第3個字的詩句
曾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家聲曾與金張輩,官署今居何宋間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將去廣陵別史員外南齋
- 家聲曾與金張輩,官署去居何宋間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將去廣陵別史員外南齋
- 朱云曾為漢家憂,不怕交親作世仇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陳覺放還至泰州,以詩見寄,作此答之
- 朱云曾為漢家憂,不怕交親作世仇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陳覺放還至泰州惟詩風寄作此答之
- 抵掌曾論天下事,折腰猶悟俗人情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蒯司錄歸京
- 先生曾有洞天期,猶傍天壇摘紫芝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贈奚道士
- 每憶曾游處,東林惠遠房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德明道人還東林
- 嘆息曾游處,江邊故郡城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王監丞之歷陽
- 長卿曾作美人賦,玄成今有責躬詩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亞元舍人不替深知猥貽佳作三篇清絕不敢輕酬
- 鵬舍曾嗟經歲謫,靈光空念巋然存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阮殿丞之靜海
- 抵掌曾論天下事,折腰猶悟俗人情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蒯司錄歸京(亮)
- 先生曾有洞天期,猶傍天壇摘紫芝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贈奚道士(含象)
- 貞姿曾冒雪,高節欲凌云。 -- 出自唐·孫峴·送鐘員外(賦竹)
- 好月曾同步,幽香省共聞。 -- 出自宋·孟貫·懷果上人
- 昔日曾看瑞應圖,萬般祥瑞不如無。 -- 出自唐·顧夐·感禿鹙潛吟
- 依約曾棲處,斜陽鳥自還。 -- 出自唐·劉昭禹·經費冠卿舊隱
- 總角曾隨上峽船,尋思如夢可凄然。 -- 出自宋·王周·再經秭歸
- 總角曾隨上峽船,尋思如夢可凄然。 -- 出自宋·王周·再經秭歸二首
- 去年曾看牡丹花,蛺蝶迎人傍彩霞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再看光福寺牡丹
- 去年曾看牡丹花,蛺蝶迎人傍彩霞,今日再游光福寺,春風吹我入仙家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再看光福寺牡丹
- 本人曾經在一只花瓶上看到了題名為“周濆”寫的這首《逢鄰女》詩,周濆是否是唐代人? -- 出自宋·周濆·逢鄰女
- 閩越曾為塞,將軍舊置營。 -- 出自唐·慕容韋·度揭鴻嶺(漳州)
- 非關曾入楚王宮,直為相思腰轉細。 -- 出自唐·蔡瑰·夏日閨怨
- 舊時曾見許,新諾復如何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寄梁鼎殿丞
- 共吟曾試茗,同坐或聞蟬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寄梁鼎殿丞十二韻
- 柳渾曾吟郡,中間遇牧之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寄霅川刁殿丞十二韻
- 泣多曾憶阮,貧極尚師丘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自題
- 暇日曾移樹,炎風盡帶薰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登程主簿南亭
- 斷狂曾避蝶,多病更聞蛙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寄楊塤
- 象德曾留記,如虹竊可奇。 -- 出自唐·南巨川·美玉
- 止渴曾為用,和羹舊有才。 -- 出自唐·鄭述誠·華林園早梅
- 人言曾不辨,鳥語卻相知。 -- 出自唐·呂敞·龜茲聞鶯
- 縣僚曾未知情緒,即便教人縶囹圄。 -- 出自唐·程長文·獄中書情上使君(長文為強暴所誣系獄,獻詩
- 佳期曾不遠,甲第即南鄰。 -- 出自唐·清江·宿嚴維宅簡章八元(一作宿嚴秘書宅)
- 靈均曾采擷,紉珮掛荷裳。 -- 出自唐·無可·蘭
- 幾生曾得闍瑜意,今日堪將貝葉書。 -- 出自唐·知玄·答僧澈
- 世界曾行遍,全無行可修。 -- 出自唐·子蘭·贈行腳僧
- 我昔曾游山與水,將謂他山非故里。 -- 出自唐·修雅·聞誦法華經歌
- 記得曾邀宿,山茶獨自攜。 -- 出自唐·尚顏·與陳陶處士
- 片言曾不諂,獲罪亦何傷。 -- 出自唐·虛中·送遷客
- 昔日曾隨魏伯陽,無端醉臥紫金床。 -- 出自唐·馬湘·又詩一首
- 彩箋曾擘欺江總,綺閣塵清玉樹空。 -- 出自唐·陳宮妃嬪·與顏濬冥會詩
- 昔人曾聞阿武婆,今日親見阿婆舞。 -- 出自唐·孫子多·嘲鄭傪妓
- 煙霞曾結三生好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憶秦娥 和希孟張中丞韻
- 高談曾會朱呂。 -- 出自元·馬熙·摸魚子·買陂塘旋栽楊柳
- 市橋曾記買魚歸。 -- 出自元·李齊賢·巫山一段云 山市晴嵐
- 樂府曾知有此堂。 -- 出自元·李齊賢·鷓鴣天 場州平山堂,今為八哈師所居
- 觀棋曾遇仙。 -- 出自元·沈禧·阮郎歸 山市樵歌
- 長春曾不老,襟懷一片,玉立冰清。 -- 出自元·袁士元·滿庭芳 壽范竹友老鄉長
- 生世曾何用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點絳唇 初度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