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在第3個字的詩句
曾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其帝曾致雛鵷來,其枝可留棲鳳宿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和陸象翁以梅配竹
- 有昔曾游遍,過三湘下浙,二水通瀟。 -- 出自宋·楊澤民·憶舊游·念區區遠宦
- 朝市曾經兵火后,山川轉覺樹云深。 -- 出自宋·柴望·石頭城和王寧翁韻
- 世味曾教千百變,先生舌本只如飴。 -- 出自宋·家鉉翁·遷居得甘井詩
- 新吳曾遇許旌陽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樂語
- 云卿曾屈帥垣尊,詎謂如今古道存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中屠御史袖詩來訪和韻以謝
- 錦水曾尋香戟夢,洪崖去伴赤松游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挽溪園周知郡
- 簡齋曾來訪,鶴山亦踵至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題武岡向敏衡無加莊
- 向來曾拜紫宸衙,親見先班奉日霞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謁中齋楊左丞
- 縱饒曾與逋仙約,只許溪前見影橫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贈陳梅垣
- 有兒曾斫月中桂,家學相傳卒未休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挽白鹿洞賓呂善居
- 當家曾把僧衣葬,誰識平生此意微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挽平軒王府判
- 當年曾記晉華林,望氣紅黃梔子深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王母祝語·梔子花詩
- 題花曾蘸花心露。 -- 出自宋·劉之才·菩薩蠻·題花曾蘸花心露
- 紫陽曾未遠,人復底無極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謝久軒蔡先生惠墨九首
- 太原曾有三珠樹,花萼一團光彩聚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贈新昌王藍田三子
- 寒爐曾與話清夜,始覺牖戶虛生光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贈定軒游季升
- 瘦筇曾作日尋討,一見便覺天廣大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次楊監簿新癖小西湖韻
- 龍門曾足履,鱣席屢衣摳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送廬陵郭僉判致仕歸
- 講師曾此雨天花,臺筑山椒幾歲華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游感山題甘露臺
- 寸草曾收藥籠功,誰移野色近禪翁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僧房薜荔
- 當日曾彈貢禹冠,懸知出處獨今難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和劉后村雜興
- 有人曾此坐丹爐,有人曾此安碁避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題金粟洞
- 舊日曾同社,吾今愧許詢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次希道弟韻寄竹院孚上人
- 湘紋曾浸水晶寒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次韻送水紋簟與蕓居
- 高僧曾住此,長對佛爐吟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清吟寺
- 野鶴曾游處,登臨一愴情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送處遜渡淮謁秋壑
- 徐君曾下陳蕃榻,況是林宗早見推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次郭吉甫梅仙之官廣右
- 篇詩曾送恥齋行,豈料存亡隔此生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哭趙吏部
- 泉石曾留意,煙霞未有緣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山行觀紫云洞
- 去秋曾作送行詩,又見貞人話別離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送丁仲圭歸合沙
- 花朝曾有約,來此定詩盟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與社友定花朝之約
- 雨中曾折角,策蹇訪僧寮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約枯崖話
- 秀野曾招隱,清名不可逃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寄水竹
- 我頗曾三至,君應倍四愁。 -- 出自宋·牟巘·次韻八詠樓
- 石礙曾不傷,地平亦不肆。 -- 出自宋·牟巘·柏生兩石間千歲終不大韓子則欲移之平地以遂
- 與君曾讀易,探索入圣涯,盤桓坐白石,汲泉燒鼎茶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和徐榷院唐佐見寄七首
- 裹藥曾經丹灶火,裁書只欠土區椷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和韻問魏石川疾
- 當年曾憶賦高唐,回首邯鄲事渺茫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寄夾谷書隱
- 浮槎曾誤碼率客,屐齒空傳遍好山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道汾陽不及訪逢原蒙寄詩次韻
- 香云曾約,念阻題紅怨。 -- 出自宋·劉菊房·驀山溪·醉魂離夢
- 沙鷗曾見園興廢,近日游人又玉泉。 -- 出自宋·王洧·湖山十景·花港觀魚
- 瓜洲曾艤,等行人歲歲。 -- 出自宋·彭元遜·六丑·似東風老大
- 只為曾生我佛來,更與千千壽。 -- 出自宋·黃右曹·卜算子·清曉聽麻姑
- 金丹曾熟未,熟得金丹,頭上安頭甚時了。 -- 出自宋·趙文·洞仙歌·千年鷺渚
- 于佛曾聞法,因詩遂得貧。 -- 出自宋·趙文·哭蕭漁所
- 燕支曾印素袂,絳艷收殘馥。 -- 出自宋·劉塤·六么令·曉來寒角
- 平生曾賞窮吟者,莫訝術衰人些草。 -- 出自宋·陳紀·挽趙秋曉
- 椅窗曾為牡丹留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思佳客·落盡紅雨乍收
- 此地曾經李白游,湖山消得好詩留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言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