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在第3個(gè)字的詩句
曾在第三個(gè)字的詩句
- 尚德曾辭劍,柔兇本舞干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和呂舍人喜張員外自北番回至境上,先寄二十
- 湓浦曾聞似衣帶,廬峰見說勝香爐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寄江州白司馬
- 曾向龍邊宿,云徑應(yīng)從鳥外還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送澹公歸嵩山龍?zhí)端略岜編?/a>
- 東征曾吊長平苦,往往晴明獨(dú)風(fēng)雨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從軍夜次六胡北飲馬磨劍石為祝殤辭
- 石黛曾留殿,朱光適在宮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府試古鏡
- 前程曾未到,岐路擬何為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荊楚道中
- 煙壁曾行處,青云路不通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經(jīng)九華山費(fèi)征君故居
- 仿佛曾相識,今來隔幾生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贈仰大師
- 相如曾醉地,莫滯少年游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送蜀客
- 谿路曾來日,年多與舊同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題山僧院
- 憶到曾棲處,開門對數(shù)峰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長安逢江南僧
- 忽憶曾棲處,千峰近沃州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送僧歸天竺
- 紫閣曾過處,依稀白鳥沈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灞上
- 溫泉曾浴日,華館舊迎風(fēng)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華清宮
- 海邊曾狎鳥,濠上正觀魚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和鄭少尹祭中岳寺北訪蕭居士越上方
- 舊書曾諫獵,遺草議登封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魏六侍御葬
- 少年曾讀古人書,本期獨(dú)善安有余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鑷白曲
- 頃年曾作東周掾,同舍尋春屢開宴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醉春風(fēng)
- 龍門曾共戰(zhàn)驚瀾,雷電浮云出浚湍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上吏部崔相公
- 龍樓曾作客,鶴氅不為臣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過四皓廟
- 水國曾重講,云林半舊游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秋夜宿重本上人院
- 雕陰曾久客,拜送欲沾巾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送姚侍御充渭北掌書記
- 去歲曾游帝里春,杏花開過各離秦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漢上逢同年崔八
- 小詩曾托鄉(xiāng)僧寄,善政因逢故客聞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寄筠州張錄事
- 僧奭曾相約,花時(shí)共一尋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寄趙靈秀
- 吟苦曾游客,因君動遠(yuǎn)思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送盧主簿歸吳
- 山雨曾添碧,湖風(fēng)不動塵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同徐道暉趙紫芝泛湖
- 昔歲曾游大庾嶺,今年聊作小乘僧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梅花
- 武林曾識最高枝,百感重逢歲月迷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十三日再賦二首其一以贊使君是日對花賦此韻
- 題詩曾駐三天駕,礙日長含八海風(fēng)。 -- 出自唐·杜光庭·題劍門
- 往年曾見趙天樂,數(shù)說君家書滿床。 -- 出自宋·杜耒·題陳宗之
- 坐失曾泉光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燈夜和殷長史詩
- 解紛曾霸越,釋難頗存周。 -- 出自唐·王績·晚年敘志示翟處士
- 授館曾為門下客,幾回垂淚過宣平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哭饒州吳諫議使君
- 往歲曾隨江客船,秋風(fēng)明月洞庭邊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望月懷江上舊游
- 世家曾覽楚英雄,國破城荒萬事空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夷陵城
- 不才曾忝吾君選,紫殿科名志已酬。 -- 出自宋·寇準(zhǔn)·書懷寄唐工部
- 春潮曾送離魂去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菩薩蠻·春潮曾送離魂去
- 春山曾見傷離處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菩薩蠻·春潮曾送離魂去
- 何處曾臨阿母池,渾將絳雪點(diǎn)寒枝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紅梅
- 漢使曾觀楚風(fēng)俗,蜀翁未識魯書生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哀程袁州
- 劉郎曾寄洞庭春,小暖西湖十日貧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頃劉子先學(xué)士守姑蘇嘗寄洞庭春酒得為西湖十
- 紅樓曾應(yīng)制,佳句詠朝緌。 -- 出自宋·錢惟演·送梵才大師歸天臺
- 兩地曾辭最重權(quán),功如溫樹懶能言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上知府大同王太尉六首
- 子細(xì)曾看九老圖,科名官職盡難如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上知府大同王太尉六首
- 積霧曾侵紅繡旆,異香猶惹白綸巾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酬和知府李殿院見訪之什往來不休因成四首
- 仲先曾到仲淹家,書院穿云一徑斜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書黃池谷王山長屋壁
- 晉公曾禊洛,不召野人隨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陪喬職方泛舟之三門竭禹祠
- 盧仝曾謝諫官茶,狂作長歌任過夸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謝孫大諫惠茶
- 繡戶曾窺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六州歌頭·東風(fēng)著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