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在第14個字的詩句
曾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一葦莫嗟成萬古,幻身來往本何曾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姜山通阇黎真骨歸塔以詩送之
- 他時聊作逢場戲,分謗圖知我亦曾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趙表之送梅并詩次韻四首
- 道人莫謂全無念,行樂須知此日曾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再次前韻六首
- 借問鴟夷與季鷹,五湖珍賞復誰曾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題翠峰院
- 峰頭見說連閶闔,幾欲排云尚未曾。 -- 出自明·王守仁·登憑虛閣和石少宰韻(南京作)
- 老屋深松覆古藤,羈棲猶記昔年曾。 -- 出自明·王守仁·宿凈寺(二首)
- 長嘯一聲空八表,恍疑鵬背坐來曾。 -- 出自宋·陳夢良·登泰山二首
- 風前別酒能禁幾,雨外征衣卻慣曾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十八日景山同舟作別
- 四至長沙熟物情,留題勝處記吾曾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次韻答公美二首
- 休兵三十有余齡,鐵馬曾來似不曾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乙巳三月十五日監察御史王東溪節宿戒方回萬
- 兼廉且能毅且弘,嗟我有眼見未曾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呈趙左丞
- 失笑紅塵奔走者,見山佳處幾人曾。 -- 出自宋·方月澗·游黃山留題
- 為問回資封壽母,不知今昔幾人曾。 -- 出自宋·李商叟·壽吳宰
- 樛枝半壓魯隱九年之大雪,雅韻曾和虞氏五弦之薰風。 -- 出自宋·劉倓·次韻胡少瀹題梁王山蟠松詩
- 后先相守是鄉人,自有都梁見未曾。 -- 出自宋·牟巘五·宴公孫倅樂語口號
- 兩兩三三,隔靴抓療山僧有口未曾開,早已龜毛長數丈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傾一百三十三首
- 德山入門棒,臨濟入門喝,陽焰何曾止得渴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偈頌九十三首
- 雪鰲寒聳玉棱層,門釘桃符似不曾。 -- 出自宋·釋了惠·寄樂山居士
- 龐眉策起貌棱層,見佛元來卻不曾。 -- 出自宋·釋深·頌古八首
- 十有二年,來住此地,楊岐家風,未曾漏泄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偈頌一百五十首
- 不到廬山不是僧,斯言斯語亦何曾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送珙上人之廬山
- 逢人指出無心物,當下回光似不曾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證道歌·證道歌
- 頭尾應皆急,妙了過這邊,渡海何曾濕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三昧諸頌
- 一燈分耀百千燈,個事宗家誰也曾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淵默心傳諸佛體,家風獨許少林曾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慎嚴逆流洞水道,孝滿顛酒曹山曾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悠悠身世客心驚,十宿西溪夢未曾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書西溪僧壁
- 秋風已定蓴鱸約,俛仰茲游記昔曾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白興州浮嘉陵還益昌
- 四海平生幾兄弟,個般滋味更誰曾。 -- 出自宋·徐恢·燈夕多為城中之約因賦此篇
- 一諾千金漢重臣,平生恩力報何曾。 -- 出自宋·徐鈞·季布
- 刮蘚磨崖書淡墨,勝游聊復記吾曾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題馮家洞
- 孤峰頂上阿誰能,苦竹憐渠著意曾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和仲躬贈輪道者韻
- 學易一編終法孔,反身三省死如曾。 -- 出自宋·詹初·感嘆
- 入門未坐亟相詫,曰今見之生未曾。 -- 出自宋·張積·馮先生訪梅於成都西郊同游十五人分韻哦詩而
- 亦聞鰲背通朱關,幾擬追尋竟未曾。 -- 出自宋·趙汝談·翠蛟亭酬和
- 床頭宿酒開何用,石上殘棋了未曾。 -- 出自明·程漢·塘上雜詩四首
- 君不見京師養兵三十萬,有手何曾捻弓箭。 -- 出自明·紀青·邊軍謠
- 愁來失卻睡瞢騰,坐此蕭條昔未曾。 -- 出自明·陸容·病中無寐用陸放翁韻
- 偶爾啟關迎快客,踏來滿徑碎何曾。 -- 出自明·沈泰鴻·詠花影二首
- ”烈婦聞命志益悲:“未聞太行王屋曾為愚公移? -- 出自明·祝允明·董烈婦行
- 他日莫尋王粲宅,夢中來往本何曾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白鶴峰新居欲成夜過西鄰翟秀才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