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在第1個字的詩句
曾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曾臥江樓聽雨聲,蕭疏又似送歸程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重宿芳草渡
- 曾借春風(fēng)閑管勾,喜從劫火報平安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題陳朝玉愛竹軒
- 曾有虎來聽法去,更無碑可付雷轟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薦福寺
- 曾似元龍意氣豪,湖海偃臥百尺高。 -- 出自宋·敖邁·臨溪樓
- 曾為蒼生論敝事,因從紫府得仙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送劉吏部得請三茅崇禧觀
- 曾聞飲涿依南海,頗怪飛鳴到北窗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呂推卿出孔雀畫圖
- 曾不如勾踐,潛軍卷旌麾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寄襄邑宰丁陽叔
- 曾立玉墀聯(lián)近侍,新持金節(jié)領(lǐng)諸侯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送天覺使河?xùn)|
- 曾竹之不如,徙比草木花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猗猗堂下竹
- 曾持金節(jié)撫淮壖,磊落英姿正少年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韓公祠堂
- 曾歷光黃嶺百尋,悲傷仆馬在嶇嵚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淮西道中
- 曾逐籃輿訪懶殘,樓臺縈轉(zhuǎn)在峰巒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思南岳呈運(yùn)判承議
- 曾聞兵革話承平,幾見承平話戰(zhàn)爭? -- 出自清·魏源·寰海后十首
- 曾是先賢講學(xué)地,依然萬木蔽深幽。 -- 出自·姚雪垠·為廬山白鹿書院題詩
- 曾于拂水巖頭望,一塔煙中認(rèn)玉山。 -- 出自明·黃云·蕭齋坐雨感懷書事(二首)
- 曾為越旅與吳棲,惆悵春風(fēng)畏汝啼。 -- 出自清·宗誼·喻子規(guī)
- 曾因姊妹吟桃葉,若為芳菲惜柳枝。 -- 出自近代·寧調(diào)元·柬蛻庵三什
- 曾記盈盈秋水闊,好花開滿荔枝灣。 -- 出自·陳獨(dú)秀·春日憶廣州
- 曾訪山中支遁林,厭聞鐘鼓日欽欽。 -- 出自宋·蔡肇·游浮玉三首
- 曾因國難披金甲,不為家貧賣寶刀。 -- 出自宋·曹翰·內(nèi)宴奉詔作
- 曾觀大海難為水,除去梁園總是村。 -- 出自宋·柴宗慶·句
- 曾將靈鑰開關(guān)鈕,珍重成周二老賢。 -- 出自宋·陳長方·書中庸示邊周翰
- 曾子毅於仁,重?fù)?dān)硬脊梁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警懦
- 曾不數(shù)閱日,頗能安寢寐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病后寄鄭自正
- 曾無取次人敲戶,只有殷勤月到庭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和翁子雅
- 曾似高人無俗累,解將碧巘照朱顏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和寄喻景山
- 曾因斗草爭心起,每為看花樂意隨。 -- 出自宋·陳舜道·春日田園雜興十首
- 曾折松枝為寶櫛,又編栗葉作羅襦。 -- 出自宋·陳摶·詠毛女
- 曾共傅巖孫,同坐傅巖石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徐天錫歸自玉山昌甫以三詩送之后二篇有及予
- 曾參一唯外,相顧了無言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寄題微州李君博文閣
- 曾學(xué)子真耕谷口,今容摩什老山西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和程公辟游宿猿洞二首
- 曾禱神龍井,云林杳莽間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寄謝三井山禱雨二首
- 曾看雙峰老子詩,秀攢綠繞妙天機(jī)。 -- 出自宋·陳巖·秀綠亭
- 曾是王珪坐上人,孰知孟母德無鄰。 -- 出自宋·陳元晉·信國魯夫人挽詩二首
- 曾逐狂飚取意飛,一時春色便依稀。 -- 出自宋·程敦厚·今朝秋氣蕭瑟不意海棠再開因書二絕期如事者
- 曾幾何日班廷鴛,曉夢有栩枌榆村。 -- 出自宋·程鳴鳳·晦庵亭
- 曾聞洪范平康福,尤守丹書敬勝身。 -- 出自宋·程叔達(dá)·進(jìn)敬天圖
- 曾乞蘭花供,無書又過春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寄雪竇同長老
- 曾江白酒樊江飯,處處當(dāng)年客似家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入杭
- 曾是瀟湘篷底見,還疑今夜宿蘆花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題壁平沙落雁
- 曾讀南華齊物論,均無遲速可驚嗟。 -- 出自宋·丁寶臣·次韻十五日菊
- 曾見宜秋輦路門,大書黃榜許游行。 -- 出自宋·東都故老·客臨安懷舊都
- 曾聞鼻祖牧宣州,又見邦人送我侯。 -- 出自宋·董天吉·送任浙東廉使
- 曾子之守,傳羽在是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耕甫歸書約信二字為別二首
- 曾到孤山飛鶴處,恰思偃樹跨鯨時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和耕甫弟梅
- 曾向黃扉參道論,詎容綠野恣閑遨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奉壽季章大參相公
- 曾元日以遠(yuǎn),多至昧厥源。 -- 出自宋·方逢振·賀蛟峰先生得孫
- 曾不如蕎穄,足用拯疲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秋晚雜書三十首
- 曾思慎勿近前日,不看老彭觀井圖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記正月二十五日西湖之游十五首
- 曾原二三子,忍饑依杏壇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擬詠貧士七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