曳在第3個字的詩句
曳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驚禽曳啼去,弱柳受吹斜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春晏北園三首
- 往來曳杖兩足健,醉后哦詩雙頰紅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對酒奉懷無咎二首
- 孤輪曳獨繭,折管韻哀傷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莎雞
- 四十曳青袍,功名晚未遭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送蔡彥規之任風泉主簿
- 千里曳旌旗。 -- 出自南北·薛道衡·從駕天池應詔詩
- 白練曳泉窗下石,絳羅垂果枕前山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山中
- 客子曳竹輿,伊鴉過山麓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題長樂亭
- 玄狐曳尾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山中楚辭
- 出門曳藜杖,高轅不容攀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溪山堂次韻
- 百錢曳杖橋邊去,問幾時、重到明河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高陽臺·雨枕鶯啼
- 纜倒曳兒兒屢仆,持纜愈力纜縻肉,兒肉附纜去,兒掌惟見骨。 -- 出自清·譚嗣同·兒纜船并敘
- 空馀曳練色,莫辨褭蹄痕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馬跑泉
- 融融曳曳一團嬌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浣溪沙
- 鴛鴦曳裙佩軟玉,芙蓉仍插金搔頭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天麥毒行
- 微吟曳雙屐,踏破青苔紋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藏春峽·詠歸堂
- 長裾曳王門,豈比困鹽虀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送趙循道赴都講
- 田間曳杖復帶索,傍人不識笑且輕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青丘子歌
- 彩帛曳長虹,悠悠卷塞風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觀軍裝十詠·麾
- 靈龜曳尾防鑽殼,老蚌潛光怕剖珠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戊午生朝和居厚弟五絕
- 峨巾曳屨日相謁,更欲重煩開幾帊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吳李堅甫中舍
- 鶴子曳衣猶淺褐,鵝兒對酒已深黃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七月十四日江西美約周愚卿兄弟及許景陽相過
- 戟枝曳陣孰禦侮,二十游秦老還楚,蛟蟠枯泓驥追鼠。 -- 出自宋·柳開·贈夢英詩
- 一水曳修帶,千山羅峻屏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題詩口鋪
- 流螢曳殘光,未省羲和馭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勉諸子
- 雪谷曳輕明,珍槃嚼甘脆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夏日吟
- 輕煙曳組適寒碧,芙蕖釀出秋風香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早飲
- 鞭絲曳雪繚官槐,綠陣中間一道開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集英殿賜第出馬上口占
- 絮帽曳絲云帶雨,瓊梳環髻水圍山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題大善寺
- 昔余曳鳴佩,謁帝扣天閶。 -- 出自明·李夢陽·雜詩(二首)
- 清晨曳履訪幽獨,一徑青苔雙戶閉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宜秋軒桂
- 折腰曳裾今痛寂,端知縮鱉取卒律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韻答節推司理路監岳
- 病鶴曳翮寒松臞,可復飛動索故吾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陳學正惠詩酬以長句
- 懷刺曳長裾,偃蹇文士右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命書
- 飛蓋曳裾何處去,西園不見見青山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鄴都
- 飛霞曳為裾,明月綴為珰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任氏園二詠·騖遠樓
- 豈無曳尾泥中計,政恐腸刳不自靈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和仲宗判監
- 前時曳竹杖,步過桑麻村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布被
- 疏襟曳履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法曲(第四攧)
- 千巖曳縞,萬瓦堆瓊,稍稍冷侵懷袖。 -- 出自宋·洪適·選冠子·雨腳報晴
- 誰知曳履涂中去,端有披蓑江上還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雪
- 平生曳裾向侯門,豪杰聞風競瞻企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王原慶新遷居南堂以古風求寫恕齋二大字并石
- 扶藜曳芒屩,永日不得還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十四日二首
- 花前曳杖極徜徉,為汝臨風一慨慷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十月見菊二首
- 亦有曳其輪,中行而獨復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送袁都官知徽州
- 村翁曳杖前山去,丁祝孫來酒戶尋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九用喜雨韻三首
- 夫子曳杖逍遙,曾子易簀兢戰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謝世頌三首
- 聽我曳杖歌,金石聲撼天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·詩談
- 飯余曳杖一登臨,看盡青天沒飛鳥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題河沙寺西崖
- 尾寧曳涂中,人生行樂耳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答陳宗道見寄
- 夜月曳光凝絕徑,晚風拋影入空關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玉繡球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