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在第7個字的詩句
曲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寂寥齋畫省,款曲擘香箋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端午日禮部宿齋有衣服彩結之貺以詩還答
- 南國羽書催部曲,東山毛褐傲羲皇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閑書
- 花奇忽如薦,樹曲渾成幾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·縹緲峰
- 溪籟自吟朱鷺曲,沙云還作白鷗媒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和襲美寄毗陵魏處士樸
- 云涯一里千萬曲,直是漁翁行也迷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和襲美虎丘寺西小溪閑泛三絕
- 誰與佳名從海曲,只應芳裔出河陽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病中庭際海石榴花盛發見寄次韻
- 緘書遠寄交河曲,須及明年春草綠。 -- 出自唐·劉希夷·搗衣篇
- 一聞歌圣道,助曲荷陶甄。 -- 出自唐·杜審言·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撫河東
- 搖懷及賓友,計曲辨淄澠。 -- 出自唐·王灣·秋夜寓直即事懷贈蕭令公裴侍郎兼通簡南省諸
- 楚城將坐嘯,郢曲有馀悲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萬兵曹赴廣陵
- 慚當哲匠后,下曲本難工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奉和常舍人晚秋集賢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
- 忍懷賤妾平生曲,獨上襄陽舊酒樓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代棄婦答賈客(一作妾薄命)
- 便喚耍娘歌一曲,六宮生老是蛾眉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耍娘歌
- 鈞天品動回鑾曲,十里珠簾待日西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鷓鴣天·春曉千門放鑰匙
- 四方同奏升平曲,天下都無嘆息聲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鷓鴣天·真個親曾見太平
- 青云貽我長生曲,喚醒凄涼樂暮年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鷓鴣天·生羨雞冠與鳳仙
- 添寶篆,注金船,曲眉環繞侍歌筵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鷓鴣天·太華峰頭十丈蓮
- 幸遇知音聽,一曲贊堯天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水調歌頭·八蠻朝鳳闕
- 飲罷高陽人散,曲終巫峽云飛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西江月·燈火樓臺欲下
- 夜深簾幕靜,一曲管弦清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失調名
- 桃源慶婿歌新曲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賀新郎·喜動神仙屋
- 逢人只唱相思曲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憶秦娥·香馥馥
- 乾文煥炳,真祠曲密,重祥疊瑞,瓊蘊降高穹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六州
- 危樓十二闌干曲,望不盡、愁不盡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天仙子·危樓十二闌干曲
- 白鷗飛下屏山曲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秦樓月/憶秦娥
- 更胡笛羌管,塞曲爭吹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霜/滿庭芳
- 泛蘋汀、步迷花曲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歸田樂
- 歡聲浩蕩連韶曲,和氣氤氳帶御香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獻仙桃
- 都人齊唱升平曲,更進萬年杯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導引 正隆六年六月駕幸南京林鐘宮
- 一座行觴歌一曲,樓東聲斷樓西續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題太和樓壁
- 羌管休吹別塞曲,有人聽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愁倚欄/春光好
- 玲瓏穿屢折,詰曲通三湘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紀游東觀山(山在桂林府城外三里)
- 馬尋綺陌知何曲,人在珠簾第幾間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自和
- 歌為白雪陽春曲,始唱千人和,再唱百人逐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題郢州白雪樓
- 穆歌猶在竹,郢曲自傳琴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和酬楊樂道待制詠雪
- 倩然五蛾眉,妙曲動金弦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五倩篇
- 夾道名園迷屈曲,壓枝秋實亂青紅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永叔秋日東城郊行
- 清談停玉麈,雅曲弄金徽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中伏日陪二通判妙覺寺避暑
- 逶迤文館彥,委曲部政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書二客論呈李君錫學士
- 乃呼側坐吹一曲,驚顧頓嘶堂下馬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聽文都知吹簫
- 隨山知幾曲,一曲一增愁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往東流江口寄內
- 吹笛夢來猶記曲,愛歌老去未忘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偶書相留
- 龍腦篆香蟠屈曲,虎頭雕枕剔空嵌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許待制病起偶書
- 赤白斗妍思舊曲,舊聲傳在五王家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感李花
- 欲歌翠樹芳條曲,已去洛陽三十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楚屯田同曾子固陸子履觀予堂前石榴花
- 豈意有所逮,委曲情未逮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楚州呂濟叔
- 曩時守成都,委曲媚貴昵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書竄
- 北登太行入汾曲,正獲{左禾右巴}稏秋風前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謝師厚太博通判汾州
- 里兒尚唱銅鞮曲,耆舊爭隨畫鹿車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周諫議知襄陽
- 侍女新傳教坊曲,歸來偷賞上林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刁景純學士使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