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在第7個字的詩句
曲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知君招飲先歌曲,莫道神仙世味疏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和寄錢稷臣二首
- 干戈逐我出鄉曲,散浪卻不拘塵寰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已酉閏八月二十一日出南城游峴山壁間讀東坡
- 兩宮哀笳十五曲,至今談者猶潸然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讀中興頌碑
- 扁舟時過西溪曲,端為平居有所思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和王種高遺丁求安二詩
- 廟中朱弦堂上曲,一唱三嘆知遺聲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寶覺師畫少陵像用筆其簡伯氏稱賞之因戲為長
- 醉吟居士桃李曲,忠孝相家鸚鵡杯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魯吉父以詩招客次韻
- 一廛聊寄吳山曲,白柄長镵斸黃獨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贈大猷
- 大法鼓聲胡部曲,摩登伽戲野狐禪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元日倦臥書齋聞僧食未敢歌鼓作繼以清唱感而
- 使君少住幽蘭曲,時傍顰山照鬢邊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龍涎香
- 九韶聲裹千秋曲,五色云中萬壽杯。 -- 出自宋·王仲修·宮詞
- 昨夜宣徽進新曲,仙韶院裹未知名。 -- 出自宋·王仲修·宮詞
- 林深隱飛蓋,岸曲遲去槳。 -- 出自宋·王洙·來燕堂聯句
- 安得兩玉人,鄰曲相追攀。 -- 出自宋·吳可·送李四清
- 人事即漸熟,鄰曲不復疑。 -- 出自宋·吳可·吳秀才出示孫尚書詩求鄙作
- 斷續翻成無調曲,悲涼做出苦吟詩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座中詠蟬分韻得饑字
- 歸來武夷溪九曲,幔亭曾孫旋尋盟。 -- 出自宋·吳申甫·壽主簿
- 陰森過百步,屈曲鎖莓苔。 -- 出自宋·吳中復·西園十詠·竹洞
- 煩師更唱宗門曲,兔角龜毛任展張。 -- 出自宋·鮮于侁·送確公長老住靈巖
- 菖薄如劍南塘曲,亂割波文碎空綠。 -- 出自宋·許琮·憶遠曲
- 六宮莫度新翻曲,只理云和伴舜弦。 -- 出自宋·許應龍·貴妃閣端午帖子
- 過我朝陽語中曲,且停煙櫂置家山。 -- 出自宋·嚴煥·鄉人呂正之教三子連中童子科盛哉前此無有也
- 逡巡奏罷金滕曲,堂上沾襟歡不凡。 -- 出自宋·楊備·聽箏堂
- 樵逕緩躋山詰曲,羈懷難琢句新奇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九日登高次省齋韻
- 只應舞徹霓裳曲,宮女三千下廣寒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月下看白蓮
- 棚頭所喚歌新曲,宛轉馀音出紫垣。 -- 出自宋·楊皇后·宮詞
- 四明之麓鄞之曲,育神含和備五福。 -- 出自宋·楊簡·內丹歌
- 誰知默鼓無弦曲,時向珠宮舞幻仙。 -- 出自宋·楊娃·題馬和之畫四小景
- 逡巡奏罷金滕曲,堂上沾襟嘆不凡。 -- 出自宋·楊修·聽箏堂
- 地鎖九峰形屈曲,擎天一柱勢岧峣。 -- 出自宋·余愚·游洞霄宮
- 水聲激激來澗曲,颼颼風響生樛松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重陽
- 黃堂正奏千秋曲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安撫開府史丞相誕辰
- 谷鳥緩歌金縷曲,籜龍渾著老萊衣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思歸
- 黃竹應歌姬滿曲,素花又舞謝莊衣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大雪
- 吁嗟機巧人,屈曲而拘攣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贈單判官秩滿言歸
- 不數前人推引曲,只矜趙女綺羅花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葉信父家聽琵琶
- 樓高春帶月,池曲曉催花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俞氏園
- 無言共倚闌干曲,綠滿原田水滿汀。 -- 出自宋·曾極·春望
- 武夷溪九曲,曲曲可垂鉤。 -- 出自宋·詹先野·廩江
- 春澹瀛洲浮海曲,濤驚渤澥起天圍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詩一首
- 山根宛轉抱河曲,河流倒影浸碧巔。 -- 出自宋·張道宗·玉華山
- 何人傳得花奴曲,羯鼓聲高滿六宮。 -- 出自宋·張公庠·宮詞
- 仙韶纏奏齊天曲,三十六宮入盡傳。 -- 出自宋·張公庠·宮詞
- 山勢轉來雙徑曲,水聲分去一川斜。 -- 出自宋·張徽·鳳山閣
- 攜筇信步行,屈曲隨山轉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辛未閏四月即事
- 何以陽臺云畔曲,細聲拂拂下梁塵。 -- 出自宋·張瑴·寄嘉興守令狐挺
- 羅浮洞里通勾曲,疑怪相逢似故人。 -- 出自宋·張煒·贈梁彌仙
- 坐移十二蘭干曲,與入千憎積翠深。 -- 出自宋·張玉孃·春夜
- 騎驉踏遍吳山曲,處處東風出杏花。 -- 出自宋·張玉孃·詠史·林和靖
- 歸禽影轉沙堤曲,處士居鄰竹塢東。 -- 出自宋·張載·和薛伸國博漾陂
- 買舟欲泛剡溪曲,安道門前雪忒深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象·和自村同年韻寄南山劉義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