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在第2個字的詩句
曲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鄉曲無知己,朝端乏親故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田園作①
- 數曲迷幽嶂,連圻觸暗泉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自始興溪夜上赴嶺
- 委曲風波事,難為尺素傳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當涂界寄裴宣州
- 九曲黃河萬里沙,浪淘幾簸自天涯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雜曲歌辭·浪淘沙
- 踏曲興無窮,調同辭不同,愿郎千萬壽,長作主人翁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紇那曲
- 委曲風濤事,分明窮達旨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韓十八侍御見示岳陽樓別竇司直詩,因令屬和
- 閱曲定知能自適,舉杯應嘆不同傾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樂天衫酒見寄
- 巖曲月斜照,林寒春晚煦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海陽十詠·月窟
- 一曲南音此地聞,長安北望三千里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相和歌辭·采菱行
- 踏曲興無窮,調同詞不同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雜曲歌辭·紇那曲
- 此曲彈未半,高堂如空山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秋夕聽羅山人彈三峽流泉
- 此曲胡人傳入漢,諸客見之驚且嘆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田使君美人舞如蓮花北鋋歌(此曲本出北同城
- 一曲尊前開畫扇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鵲踏枝/蝶戀花
- 輪曲揉而就,木直在中繩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贈學者
- 幾曲漪漣盤翠帶,一峰孤秀浴蒼虯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流觴亭并次韻二首
- 外曲徇塵轍,私心寄英髦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游南亭夜還敘志七十韻
- 此曲悲且長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怨歌行
- 一曲堂堂紅燭筵,金鯨瀉酒如飛泉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相和歌辭·堂堂
- 一曲堂堂紅燭筵,長鯨瀉酒如飛泉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堂堂曲
- 一曲艷歌留婉轉,九原春草妒嬋娟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和友人傷歌姬
- 宣曲長楊瑞氣凝,上林狐兔待秋鷹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車駕西游因而有作
- 渦曲風騷盛,營丘學校光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又用前韻謝晏尚書以近著示及
- 一曲新詞酒一杯,去年天氣舊亭臺,[1]夕陽西下幾時回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浣溪沙·一曲新詞酒一杯
- 一曲采蓮風細細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漁家傲·臉傅朝霞衣剪翠
- 一曲呈珠綴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點絳唇·露下風高
- 一曲當筵落淚,重淹羅巾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山亭柳 贈歌者
- 一曲細絲清脆、倚朱唇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鳳銜杯
- 新曲詞絲管,新聲更飐霓裳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望仙門·玉壺清漏起微涼
- 一曲清歌滿樽酒,人生何處不相逢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金柅園
- 岸曲非千里,橋斜異七星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賦得浮橋
- 岸曲絲陰聚,波移帶影疏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賦得臨池柳
- 雅曲終難和,徒自奏巴人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和王記室從趙王春日游陀山寺
- 泛曲鹍弦動,隨軒鳳轄驚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秋晨同淄川毛司馬秋九詠·秋水
- 曲曲都城繚翠微,鱗鱗湖浪動斜暉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同君俞、季永步至普濟寺,晚泛西湖以歸,得
- 款曲生平在,悲涼歲序遷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酬竇校書二十韻
- 神曲清濁酒,牡丹深淺花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酬樂天勸醉
- 郢曲琴空奏,羌音笛自哀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賦得春雪映早梅
- 一曲溪邊上釣船,幔亭峰影蘸晴川。 -- 出自宋·朱熹·九曲棹歌
- 二曲亭亭玉女峰,插花臨水為誰容。 -- 出自宋·朱熹·九曲棹歌
- 三曲君看駕壑船,不知停棹幾何年。 -- 出自宋·朱熹·九曲棹歌
- 四曲東西兩石巖,巖花垂露碧毿。 -- 出自宋·朱熹·九曲棹歌
- 五曲山高云氣深,長時煙雨暗平林。 -- 出自宋·朱熹·九曲棹歌
- 六曲蒼屏繞碧灣,茆茨終日掩柴關。 -- 出自宋·朱熹·九曲棹歌
- 七曲移舟上碧灘,隱屏仙掌更回看。 -- 出自宋·朱熹·九曲棹歌
- 八曲風煙勢欲開,鼓樓巖下水縈回。 -- 出自宋·朱熹·九曲棹歌
- 九曲將窮眼豁然,桑麻雨露見平川。 -- 出自宋·朱熹·九曲棹歌
- 鄉曲近來佳此味,遮渠不道是吳兒。 -- 出自唐·賀知章·答朝士
- 曲曲折折向東流,山山嶺嶺難阻留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流水詩
- 曲曲折折難回頭,嗚嗚咽咽日夜哭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流水詩
- 一曲琵琶淚如把,況是秋風送別時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潯陽送別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