晴在第10個字的詩句
晴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南山有於菟,雪齒雙銅晴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楊先輩古調(diào)
- 見說蜃巖排闥入,一窗晴色共殘書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寄題章氏起青樓
- 樹擎晚色柔枝碧,兔睡晴香老月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夢中
- 昨窺古鏡十分瘦,病起晴窗一硯埃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胡得唯索寫近詩
- 手斸蒼煙營葬地,可堪晴樹轉(zhuǎn)斜暉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宋君挽詞
- 詩家會詩客,池閣曉初晴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春日同會衛(wèi)尉崔少卿宅
- 朔雁和云度,川風吹雨晴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洛陽張員外
- 楝擇修纖歸洞府,虛落晴天吹炙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無俗念 蓑衣 *溪皆呼蓑衣先生景金本注云,
- 照影來今往古,圓缺陰晴幾度,丹桂儼然芳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水調(diào)歌頭 用前韻
- 南國春方麗.越天云復晴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蕭山道中作
- 我屬望雨候,厭聽為呼晴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喜鵲
- 千重煙樹蟬聲翠,薄暮晴嵐鳥語霞。 -- 出自·老舍·詠黃山
- 靜思歸舊隱,日出半山晴。 -- 出自宋·周敦頤·思歸舊隱
- 亂峰相出沒,初日乍陰晴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曉行山間
- 溪邊獨鷺短絲垂,影落晴波秋渺渺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題畫
- 不知城外春多少,芳草晴煙已滿城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重經(jīng)西涯
- 朝散東華看霽日,午煙晴市一時新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元日早朝
- 星辰晝下尚書履,風日晴宜進士巾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十九日恩榮宴席上作
- 旋逐春寒生苑樹,更隨晴日度宮墻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瓊島春云
- 方于辰日依時種,影待晴天拂翠看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風雨種竹(以下次陳錦衣廷用韻)
- 五更歷轉(zhuǎn)花紅在,萬里晴光草綠敷。 -- 出自宋·諶祜·句
- 對雨吟方穩(wěn),西風忽晚晴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天竺山居
- 猿鶴忘機不計年,芭蕉晴綠半平檐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林間
- 天上行云曳白衣,斗銜晴日在林扉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汴上
- 留連更待東窗月,注目晴空獨倚樓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望湖樓晚眺
- 憑幾無聊晝掩扉,芬芬晴氣減春衣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春日有懷諸友
- 清時投跡在嵌崟,一穴晴光破晚陰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容照巖
- 斷霞明滅天日黝,雨意晴暉爭好丑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晚雨
- 隔林殘雪弄輕風,日射晴光玉縷紅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出尉氏
- 入省龍樓晚,歸休鶴禁晴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代賀皇太子生日
- 孟秋俄及晦,甲夜偶成晴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七月晦日夜坐
- 強聒蛙鳴雨,譸張鳥噪晴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三山寺戲堂頭僧二首
- 金氣涵秋晚,銀河耿夜晴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八月上浣與張元輔張子濟小飲德慶貢院聽檐下
- 舟航乘曉發(fā),云物入冬晴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悅城
- 蕙光初上砌,草色已含晴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早春行
- 撈蝦沙岸淺,牧豕竹坡晴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浦子口作寄吳隱君夢旸
- 星使下仙京,云湖喜晝晴。 -- 出自唐·孫逖·同邢判官尋龍湍觀歸湖中
- 往獲安可后,相催及秋晴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看刈禾
- 君家絲糕何處絲,三月晴天蕩漾時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張平叔家絲糕
- 長淮能見阻,久雨自難晴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淮口作
- 想得老師無別事,亂云晴日補袈裟。 -- 出自宋·鄭會·寄棲賢渙上人
- 時節(jié)近清明,去官未放晴。 -- 出自宋·鄭會·與國軍道上
- 金輿旦下綠云衢,彩殿晴臨碧澗隅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嵩山石淙侍宴應制
- 旃檀曉閣金輿度,鸚鵡晴林采眊分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從幸香山寺應制
- 東山朝日翠屏開,北闕晴空彩仗來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奉和幸韋嗣立山莊應制
- 春陰欺得病夫身,偶值晴天一欠伸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春陰
- 要識神通趣,年年此際晴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神君歌十首
- 樂歲何嘗飽,春陰忽又晴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春旱忽兩五絕
- 天更商量雨,人都領(lǐng)略晴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乍晴
- 今朝風物甚美,明日陰晴未知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物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