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在第7個字的詩句
景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于茲水木相含景,裊裊松杉亂天影。 -- 出自·王偁·宿桃溪方翁家贈別
- 地關(guān)才小試,靈景頓孤醒。 -- 出自明·王履·始至玉泉院時從院外西轉(zhuǎn)將上因目擊洞中稍立
- 徘徊春渚上,落景愴分歧。 -- 出自明·王懋明·春日留別諸子
- 高樓厲清角,虧景蔽蒼岑。 -- 出自明·王謳·暮雨獨坐
- 安得魯陽戈,揮景使東馳。 -- 出自明·王廷陳·別張子言(四首)
- 白首豈期天上景,朱衣仍得雪中看。 -- 出自明·夏言·雪夜召詣高玄殿
- 因思昔日陶弘景,金作籠頭不易牽。 -- 出自明·香嚴和尚·題畫牛
- 相逢欲問杭州景,十里荷花九里松。 -- 出自明·香嚴和尚·送玉峰琳長老得戒還清泉(四首)
- 孤吟遂忘返,煙景生逾深。 -- 出自明·徐賁·獅子林竹下偶詠
- 古懷且當置,清景庶足領(lǐng)。 -- 出自明·徐賁·劍池(在虎丘)
- 高寒橫障空,陽景未嘗到。 -- 出自明·徐賁·晉冀紀行(十四首)
- 高人開軒當此景,酌酒賦詩白日靜。 -- 出自明·徐達左·秀野軒詩
- 西風吹鬢颼颼,景色渾如去秋。 -- 出自明·徐庸·應(yīng)轉(zhuǎn)詞
- 空光碧天合,倒景青山沉。 -- 出自明·許繼·澄淵
- 良會古所惜,光景不可留。 -- 出自明·許繼·送方希直游學金華
- 別離既含戚,遇景聊暫悅。 -- 出自明·許繼·曉度范家灘
- 秋云滿空塞,夜景生寥廓。 -- 出自明·許宗魯·十七夜雨坐
- 畫牛事已知弘景,學稼心常憶子真。 -- 出自明·雪江秀公·聞顧子重過五畝山自杭歸款敘數(shù)日
- 春風萬余里,觸景愁我心。 -- 出自明·楊翮·春游次韻
- 山中倘遇陶弘景,愿乞松風與白云。 -- 出自明·姚咨·送人游句曲
- 出門一笑忘情景,濯足清江坐碧苔。 -- 出自明·易恒·睡起
- 二水三山涵遠景,龍蟠虎踞橫高秋。 -- 出自明·用堂楩公·金陵行
- 于此若可憩,撫景相徘徊。 -- 出自明·俞允文·登銅井最高頂望太湖
- 任是秾華迎淑景,也應(yīng)飄泊到殘春。 -- 出自明·羽素蘭·落花(七首)
- 泛舟入西山,炎景照南陸。 -- 出自明·袁昭旸·同陸明府過陽山訪漳河岳山人
- 三月維揚富風景,暫留佳客與同床。 -- 出自明·占城使臣·楊州對客
- 如此名花如此景,可容孤負玉缸春。 -- 出自明·張淮·牡丹百詠(錄三十二首)
- 巧添綺繡叢中景,濃污笙歌窟里塵。 -- 出自明·張淮·牡丹百詠(錄三十二首)
- 真舒艷氣凌芳景,肯把仙姿翳俗塵。 -- 出自明·張淮·牡丹百詠(錄三十二首)
- 夙心際玄邁,逝景惕川赴。 -- 出自明·張宇初·觀朝雨
- 玄陰未改春,流景遽何速。 -- 出自明·張宇初·雪后早還
- 茅堂不近城,風景見高情。 -- 出自明·止庵法師·崔彥暉小隱
- 樓臺半是前朝景,桃李都承舊日春。 -- 出自明·志瓊中公·深秀亭暮春述懷
- 緬憶山中游,歲景倏已夕。 -- 出自明·周藩宗正·晚秋過相國寺懷然上人
- 秋陰散微翳,炎景扇余燎。 -- 出自明·周湞·始發(fā)建鄴登龍江山祠感懷有作
- 畫舫舞衣回暮景,繡簾歌扇露春紅。 -- 出自明·朱夢炎·錢塘(二首)
- 亢陽久不雨,夏景將及終。 -- 出自明·朱瞻基·憫旱詩
- 東華之東湛明景,彩霞環(huán)繞蓬萊境。 -- 出自明·朱瞻基·御制山水圖歌賜長春真人劉淵然歸南京(有序
- 歸來趁別陶弘景,看掛衣冠神武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再送二首
- 而況清凈眼,內(nèi)景含天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眼醫(yī)天彥若
- 醉顛只要裝風景,莫向人前自洗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趙郎中見戲二首(趙以徐妓不如東武詩中見
- 以享以祀,以介景福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潛
- 以享以祀,以介景福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旱麓
- 正是江南好風景,落花時節(jié)又逢君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江南逢李龜年
- 歲暮陰陽催短景,天涯霜雪霽寒宵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閣夜
- 花下忘歸因美景,尊前勸酒是春風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酬哥舒大見贈
- 至寶棄泥沙,光景終不滅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劍客行
- 這歡娛、漸入嘉景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晝夜樂
- 寒食搖揚天,憤景長肅殺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感諷五首 其二
- 春風偏送柳,夜景欲沉山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晚登郡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