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在第7個(gè)字的詩(shī)句
是在第七個(gè)字的詩(shī)句
- 更兒孫蘭玉,都是寧馨。 -- 出自宋·趙良玉·滿庭芳·紅杏香中
- 白頭復(fù)何事,又是歲寒來(lái)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再用還答得淳
- 渡河何所適,終是怯劉琨。 -- 出自·***·二斑與寧茵賦詩(shī)
- 無(wú)論吳與楚,俱是客他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唐·柳郴·贈(zèng)別二首
- 誰(shuí)言矜改作,曾是日增修。 -- 出自唐·李夷簡(jiǎn)·西亭暇日書懷十二韻獻(xiàn)上相公
- 南山千里峰,盡是相思情。 -- 出自唐·李約·城南訪裴氏昆季
- 幸逢良宴會(huì),況是清秋日。 -- 出自唐·崔元翰·奉和圣制重陽(yáng)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懷
- 當(dāng)知?dú)q功立,唯是奉無(wú)私。 -- 出自唐·羅讓·閏月定四時(shí)
- 國(guó)門車馬會(huì),多是濯龍親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昭德皇后挽歌詞
- 節(jié)當(dāng)南至日,星是北辰天。 -- 出自唐·王良士·南至日隔霜仗望含元殿爐煙
- 節(jié)當(dāng)南至日,星是北辰天。 -- 出自唐·車緬·南至日隔仗望含元殿香爐
- 提攜出塵土,曾是穆清風(fēng)。 -- 出自唐·姚向·和段相公登武擔(dān)寺西臺(tái)
- 緬懷朝紫陌,曾是灑朱輪。 -- 出自唐·羊士諤·巴南郡齋雨中,偶看長(zhǎng)歷,是日小雪,有懷昔
- 星為潭底珠,云是波中煙。 -- 出自宋·歐陽(yáng)詹·賦得秋河曙耿耿送郭秀才應(yīng)舉
- 忽聞晨起吟,宛是同所思。 -- 出自唐·呂溫·同舍弟恭歲暮寄晉州李六協(xié)律三十韻
- 主人有美酒,況是曾相識(shí)。 -- 出自唐·呂溫·河中城南姚家浴后題贈(zèng)主人
- 今朝滿衣淚,不是傷春泣。 -- 出自唐·呂溫·偶然作二首
- 老禪善畫亦如是,毛錐未出意行到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用元韻答清老
- 公猶寄異邦,同是江南區(qū)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壬子春羅端長(zhǎng)贈(zèng)別
- 盡擯浮偽,慈皇是承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太廟瑞芝頌
- 不蔽不疑,慈皇是以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太廟瑞芝頌
- 夜寒燒木佛,誰(shuí)是老丹霞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寓江陵能仁僧舍二首
- 古人心有尚,乃是孔門生。 -- 出自唐·俞簡(jiǎn)·行不由徑
- 既非逃相地,乃是故侯園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近于伊川卜山居,將命者畫圖而至,欣然有感
- 自知無(wú)世用,只是愛(ài)山游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思山居一十首·思登家山林嶺
- 誰(shuí)言圣與哲,曾是不懷土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夏晚有懷平泉林居
- 偶來(lái)冠蓋里,愧是舊三公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題冠蓋里
- 塊然天地間,自是孤生者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題奇石
- 惟看洞庭樹,即是舊山春。 -- 出自唐·周賀·暮冬長(zhǎng)安旅舍
- 一齋難過(guò)日,況是更休糧。 -- 出自唐·周賀·休糧僧
- 幾年方見(jiàn)面,應(yīng)是鑷蒼髭。 -- 出自唐·周賀·與崔弇話別
- 顧盼乃須臾,已是數(shù)千年。 -- 出自唐·柳泌·玉清行
- 因嫌沖斗夜,未是偃戈時(shí)。 -- 出自唐·章孝標(biāo)·豐城劍池即事
- 舉世莫尚,惟公是敦。 -- 出自唐·裴潾·前相國(guó)贊皇公早葺平泉山居,暫還憩,旋起赴
- 那堪獨(dú)惆悵,猶是白衣身。 -- 出自唐·顧非熊·會(huì)中賦得新年
- 須知剖竹日,便是看松來(lái)。 -- 出自唐·裴夷直·令和州買松
- 青山依舊色,宛是馬卿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唐·劉郇伯·早行
- 繁陰莫矜衒,終是共塵埃。 -- 出自唐·楊發(fā)·殘花
- 從今北窗蝶,長(zhǎng)是夢(mèng)中身。 -- 出自唐·楊發(fā)·春園醉醒閑臥小齋
- 萋萋芳草色,終是憶王孫。 -- 出自唐·喻鳧·即事
- 忽驚塵起處,疑是有風(fēng)來(lái)。 -- 出自唐·劉得仁·聽(tīng)歌
- 旨甘雖自足,未是祿榮親。 -- 出自唐·劉得仁·別王山人
- 明時(shí)自堪戀,不是不知機(jī)。 -- 出自唐·劉得仁·陳情上知己
- 似龍鱗已足,唯是欠登門。 -- 出自唐·姚鵠·旱魚詞上苗相公
- --張希復(fù)金涂筆是褧,彩溜紙非繒。 -- 出自唐·段成式·游長(zhǎng)安諸寺聯(lián)句·平康坊菩薩寺·書事聯(lián)句
- 圣朝思直諫,不是掛冠時(shí)。 -- 出自唐·儲(chǔ)嗣宗·送顧陶校書歸錢塘
- 往來(lái)人下拜,猶是為王孫。 -- 出自唐·潘緯·漂母祠
- 水香甘似醴,知是入袁溪。 -- 出自唐·袁皓·重歸宜春偶成十六韻寄朝中知己
- 何須歸紫禁,便是到丹梯。 -- 出自唐·袁皓·重歸宜春偶成十六韻寄朝中知己
- 無(wú)眠將及曙,多是說(shuō)山陰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春夜同厲文學(xué)先輩會(huì)宿
“是”同音字
- 呞
- 姼
- 徥
- 恀
- 栻
- 觢
- 飾
- 石
- 眡
- 適
- 適
- 拾
- 氏
- 榁
- 蝕
- 釃
- 釃
- 濕
- 溼
- 濕
- 示
- 釶
- 鉇
- 鍦
- 什
- 世
- 丗
- 乨
- 亊
- 事
- 仕
- 佦
- 使
- 侍
- 兘
- 冟
- 勢(shì)
- 勢(shì)
- 十
- 卋
- 史
- 呩
- 嗜
- 噬
- 塒
- 塒
- 士
- 失
- 奭
- 始
- 嬕
- 實(shí)
- 実
- 室
- 宩
- 寔
- 實(shí)
- 尸
- 屍
- 屎
- 峕
- 崼
- 嵵
- 市
- 師
- 師
- 式
- 弒
- 弒
- 忕
- 恃
- 戺
- 拭
- 揓
- 施
- 時(shí)
- 旹
- 是
- 昰
- 時(shí)
- 枾
- 柹
- 柿
- 榯
- 浉
- 湜
- 湤
- 溡
- 溮
- 澨
- 炻
- 烒
- 煶
- 獅
- 獅
- 瑡
- 眂
- 眎
- 睗
- 矢
- 礻
- 祏
- 竍
- 笶
- 筮
- 箷
- 簭
- 籂
- 絁
- 舐
- 舓
- 蒔
- 葹
- 蒒
- 蒔
- 蓍
- 虱
- 蝕
- 蝨
- 螫
- 褷
- 襫
- 襹
- 視
- 視
- 試
- 詩(shī)
- 誓
- 諟
- 諡
- 謚
- 識(shí)
- 識(shí)
- 試
- 詩(shī)
- 謚
- 豕
- 貰
- 貰
- 軾
- 軾
- 辻
- 逝
- 遈
- 遾
- 邿
- 釈
- 釋
- 釋
- 鈰
- 鉂
- 鉃
- 鉐
- 鉽
- 銴
- 鈰
- 食
- 飠
- 餙
- 餝
- 饣
- 飾
- 駛
- 駛
- 鮖
- 鯴
- 鰘
- 鰤
- 鲺
- 鳲
- 鳾
- 鶳
- 鸤
- 鼫
- 鼭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𠀍
- 𠁱
- 𠂕
- 𠃭
- 𠓡
- 𢂑
- 𢻱
- 𥐘
- 𥼶
- 𦳊
- 𧐂
- 𩢲
- 𩰢
- 𪀦
- 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