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在第7個(gè)字的詩句
是在第七個(gè)字的詩句
- 身閑始覺隳名是,心了方知苦行非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山居示靈澈上人
- 仁為桂江雨,威是柏臺(tái)霜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
- 贈(zèng)君題樂府,為是豫章行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鄔傪之洪州覲兄弟
- 應(yīng)非矍鑠翁,或是滄浪客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訪朱放山人
- 清清鑒不足,非是深難度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渡前溪
- 暮來云一片,疑是欲歸年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仙女臺(tái)(得仙字)
- 雖為感恩者,竟是思?xì)w客。 -- 出自唐·郎士元·關(guān)羽祠送高員外還荊州
- 東南富春渚,曾是謝公游。 -- 出自唐·郎士元·送奚賈歸吳
- 平生任孤直,豈是不防身。 -- 出自唐·郎士元·送林宗配雷州(一作送王棼流雷州)
- 朝游公卿府,夕是山林人。 -- 出自宋·李華·詠史十一首
- 此山在西北,乃是神仙國(guó)。 -- 出自宋·李華·詠史十一首
- 適來鳴珮者,復(fù)是誰家女。 -- 出自宋·李華·詠史十一首
- 既非蜀帝魂,恐是桓山禽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烏夜號(hào)
- 既非蜀帝魂,恐是恒山禽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相和歌辭·烏夜啼
- 由來渥洼種,本是蒼龍兒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橫吹曲辭·驄馬(一曰驄馬驅(qū))
- 到頭忍恥求名是,須向青云覓路岐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留獻(xiàn)彭門郭常侍
- 想韶顏非久,終是為伊,只恁偷瘦。 -- 出自唐·歐陽炯·賀明朝
- 若非巾柴車,應(yīng)是釣秋水。 -- 出自唐·邱為·尋西山隱者不遇
- 余當(dāng)從宦日,君是棄官時(shí)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送吉州閻使君入道二首
- 一團(tuán)青翠色,云是子陵家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閏春宴花溪嚴(yán)侍御莊
- 猿啼曾下淚,可是為憂貧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桂城早秋
- 雖之桂嶺北,終是闕庭南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送張秀才之長(zhǎng)沙
- 梨園幾人在,應(yīng)是涕無窮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八月十五日
- 冀雪大國(guó)恥,翻是大國(guó)辱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苦哉行五首(寶應(yīng)中過滑州洛陽后同王季友作
- 但看日及花,惟是朝可憐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句
- 獨(dú)夜客心何處是,秋云影里一燈然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宿蘭若
- 年年長(zhǎng)春筍,只是淚痕多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湘竹詞
- 敢嗟君不憐,自是命不諧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雜曲歌辭·定情樂
- 佛哀三界子,總是親男女。 -- 出自唐·拾得·詩
- 從來是拾得,不是偶然稱。 -- 出自唐·拾得·詩
- 寂寞掩朱門,正是天將暮。 -- 出自宋·孫光憲·生查子·寂寞掩朱門
- 衣食不下求,乃是云中仙。 -- 出自唐·于鵠·過凌霄洞天謁張先生祠
- 路轉(zhuǎn)第六峰,傳是十里程。 -- 出自唐·于鵠·早上凌霄第六峰入紫溪禮白鶴觀祠
- 幽墳無處訪,恐是入煙霞。 -- 出自唐·于鵠·尋李逸人舊居
- 扁鵲得仙處,傳是西南峰。 -- 出自唐·于鵠·秦越人洞中詠
- 長(zhǎng)亭十里外,應(yīng)是少人煙。 -- 出自唐·于良史·江上送友人
- 輕生殉知己,非是為身謀。 -- 出自唐·虞世南·雜曲歌辭·結(jié)客少年場(chǎng)行
- 不應(yīng)歸北斗,應(yīng)是向西方。 -- 出自唐·張謂·哭護(hù)國(guó)上人
- 嘗矜有奇骨,必是封侯相。 -- 出自唐·張謂·同孫構(gòu)免官后登薊樓
- 嘗聞漢皇帝,曾是曠周旋。 -- 出自唐·張謂·讀后漢逸人傳二首
- 云韶何處奏,只是在朝陽。 -- 出自唐·張仲素·思君恩
- 樂吹天上曲,人是月中仙。 -- 出自唐·張仲素·雜曲歌辭·宮中樂
- 因甚靈山在此,是何人、能運(yùn)神化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宴瓊林·霜月和銀燈
- 一觴還一詠,誰是右將軍。 -- 出自宋·潘閬·自諸暨抵剡
- 皇皇走四方,誰是真知音。 -- 出自宋·沈與求·擬古
- 來顧來享,百福是將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太常樂章三十首其八酌獻(xiàn)第四室奏大慶之舞曲
- 援毫如草檄,又是愈頭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鄭溥赴汀州判官
- 始信十年歸夢(mèng)、是如今。 -- 出自宋·葉夢(mèng)得·虞美人·平波漲綠春堤滿
- 點(diǎn)綴林花,真?zhèn)€是多才。 -- 出自宋·葉夢(mèng)得·江城子·翩遷飛舞半空來
- 詩是無形畫,畫是有形詩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跋百之詩畫
“是”同音字
- 呞
- 姼
- 徥
- 恀
- 栻
- 觢
- 飾
- 石
- 眡
- 適
- 適
- 拾
- 氏
- 榁
- 蝕
- 釃
- 釃
- 濕
- 溼
- 濕
- 示
- 釶
- 鉇
- 鍦
- 什
- 世
- 丗
- 乨
- 亊
- 事
- 仕
- 佦
- 使
- 侍
- 兘
- 冟
- 勢(shì)
- 勢(shì)
- 十
- 卋
- 史
- 呩
- 嗜
- 噬
- 塒
- 塒
- 士
- 失
- 奭
- 始
- 嬕
- 實(shí)
- 実
- 室
- 宩
- 寔
- 實(shí)
- 尸
- 屍
- 屎
- 峕
- 崼
- 嵵
- 市
- 師
- 師
- 式
- 弒
- 弒
- 忕
- 恃
- 戺
- 拭
- 揓
- 施
- 時(shí)
- 旹
- 是
- 昰
- 時(shí)
- 枾
- 柹
- 柿
- 榯
- 浉
- 湜
- 湤
- 溡
- 溮
- 澨
- 炻
- 烒
- 煶
- 獅
- 獅
- 瑡
- 眂
- 眎
- 睗
- 矢
- 礻
- 祏
- 竍
- 笶
- 筮
- 箷
- 簭
- 籂
- 絁
- 舐
- 舓
- 蒔
- 葹
- 蒒
- 蒔
- 蓍
- 虱
- 蝕
- 蝨
- 螫
- 褷
- 襫
- 襹
- 視
- 視
- 試
- 詩
- 誓
- 諟
- 諡
- 謚
- 識(shí)
- 識(shí)
- 試
- 詩
- 謚
- 豕
- 貰
- 貰
- 軾
- 軾
- 辻
- 逝
- 遈
- 遾
- 邿
- 釈
- 釋
- 釋
- 鈰
- 鉂
- 鉃
- 鉐
- 鉽
- 銴
- 鈰
- 食
- 飠
- 餙
- 餝
- 饣
- 飾
- 駛
- 駛
- 鮖
- 鯴
- 鰘
- 鰤
- 鲺
- 鳲
- 鳾
- 鶳
- 鸤
- 鼫
- 鼭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𠀍
- 𠁱
- 𠂕
- 𠃭
- 𠓡
- 𢂑
- 𢻱
- 𥐘
- 𥼶
- 𦳊
- 𧐂
- 𩢲
- 𩰢
- 𪀦
- 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