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在第2個字的詩句
是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已是太平農圃老,更揩兩眼看升中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次韻夏日
- 不是歸帆相料理,春光如許底能知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嘉陵江舟中三絕
- 好是蛾眉無點恨,盈盈淡掃有無間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仲冬二日還自谷川道中兩絕
- 敬是褆身柱,和為應物舟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徐顯道尉無錫
- 料是知君新釀熟,攙先九月菊花開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和俞成大八月梅花
- 不是非心佛,還疑有漏仙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會心
- 信是還家貧亦好,德人何處不天游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謹和老人欲還故廬
- 可是老諳春寂寞,夜深無夢到梅花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答家朝南二絕
- 不是乾坤芻狗汝,要令個個學顏回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山鄉
- 不是窮輪始問途,肯將全璧混泥污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答孫推官
- 不是閒來夸景物,欲將謠俗寄王人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和王介夫游西禪兼呈黃承制
- 曾是德公推獎厚,一觴何處酹魂車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哭賈少卿
- 盡是齊王修種得,如今惆帳似無空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洛陽詩帖
- 曾是倦游人,意虛亦瀟灑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題延平閣
- 曾是禁園風物好,故鄉時節可能忘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北園登高即事呈諸同僚
- 正是秋風洗煩暑,力將衰颯上高臺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九日許當世以詩見率登高
- 應是天人知憶念,再生朱實慰衰顏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七月二十四日食荔枝
- 獨是丹誠抱忠樸,常欲贊奏上古珍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御筆賜字詩
- 曾是樽前沈醉客,天涯回望重依然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客有至自京師言諸公春間多會于元伯園池因念
- 卻是雙紅有深意,故留春色綴人思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華嚴院西軒見芍藥兩枝追想吉祥賞花慨然有感
- 曾是天皇外,相從識酒鄉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三月詣陳逋民
- 還是一年春暮,倚東風獨立。 -- 出自宋·趙鼎·好事近·楊柳曲江頭
- 還是一尊芳酒、送君行。 -- 出自宋·趙鼎·虞美人·魂消目斷關山路
- 還是重陽。 -- 出自宋·趙鼎·浪淘沙·霜露日凄涼
- 還是年時今夜、照關山。 -- 出自宋·趙鼎·烏夜啼·雨馀風露凄然
- 惟是年年寒食日,游人來與酹清尊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拜林和靖墓
- 正是昏男嫁女時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秋日田父辭
- 既是煙霞令久任,豈應風月斷來章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清明日約宋正甫黃行之兄弟為東湖之集
- 雖是客身猶足樂,苦無世累未為貧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小樓
- 最是傷心看稚女,一窗燈火照鳴機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·追悼
- 慣是湖邊住,舟輕不畏風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江南曲四首
- 不是長干住,那從此路行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江南曲四首
- 我是曲江臨池柳,者[2]人折折那人攀,恩愛一時間。 -- 出自唐·敦煌曲子·望江南·莫攀我
- 元是昆侖山頂石,海風吹落洞庭湖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題君山
- 應是曾經惡風雨,修桐半折損琴材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廢宅
- 不是散齋兼拭目,尋常未便借人看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酬將作于少監
- 不是幽愚望榮忝,君侯異禮亦何安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初歸故里獻侯郎中
- 直是銀河分派落,兼聞碎滴濺天臺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石門瀑布
- 況是離鄉久,依然無限情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秋夜
- 賴是豪家念寒餒,卻還漁島與漁舟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贈東溪貧道
- 最是何人感恩德,謝敷星下釣漁翁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寄靈武胡常侍
- 知是從來貢金處,江邊牧豎亦披沙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路入金州江中作
- 曾是棲安邑,恩期異日酬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送趙明府還北
- 卻是偶然行未到,元來有路上寥天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題贈李校書
- 為是仙才登望處,風光便似武陵春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睦州(一和題陸州)呂郎中郡中(一作內)環
- 難是言休即便休,清吟孤坐碧溪頭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山居詩二十四首
- 不是龔黃覆育才,即須清苦遠塵埃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東陽罹亂后懷王慥使君五首
- 不是將軍勇,胡兵豈易當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古塞下曲七首
- 不是十二面,不是百煉金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古鏡詞上劉侍郎
- 大是清虛地,高吟到日晡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天臺道友
“是”同音字
- 呞
- 姼
- 徥
- 恀
- 栻
- 觢
- 飾
- 石
- 眡
- 適
- 適
- 拾
- 氏
- 榁
- 蝕
- 釃
- 釃
- 濕
- 溼
- 濕
- 示
- 釶
- 鉇
- 鍦
- 什
- 世
- 丗
- 乨
- 亊
- 事
- 仕
- 佦
- 使
- 侍
- 兘
- 冟
- 勢
- 勢
- 十
- 卋
- 史
- 呩
- 嗜
- 噬
- 塒
- 塒
- 士
- 失
- 奭
- 始
- 嬕
- 實
- 実
- 室
- 宩
- 寔
- 實
- 尸
- 屍
- 屎
- 峕
- 崼
- 嵵
- 市
- 師
- 師
- 式
- 弒
- 弒
- 忕
- 恃
- 戺
- 拭
- 揓
- 施
- 時
- 旹
- 是
- 昰
- 時
- 枾
- 柹
- 柿
- 榯
- 浉
- 湜
- 湤
- 溡
- 溮
- 澨
- 炻
- 烒
- 煶
- 獅
- 獅
- 瑡
- 眂
- 眎
- 睗
- 矢
- 礻
- 祏
- 秲
- 竍
- 笶
- 筮
- 箷
- 簭
- 籂
- 絁
- 舐
- 舓
- 蒔
- 葹
- 蒒
- 蒔
- 蓍
- 虱
- 蝕
- 蝨
- 螫
- 褷
- 襫
- 襹
- 視
- 視
- 試
- 詩
- 誓
- 諟
- 諡
- 謚
- 識
- 識
- 試
- 詩
- 謚
- 豕
- 貰
- 貰
- 軾
- 軾
- 辻
- 逝
- 遈
- 遾
- 邿
- 釈
- 釋
- 釋
- 鈰
- 鉂
- 鉃
- 鉐
- 鉽
- 銴
- 鈰
- 食
- 飠
- 餙
- 餝
- 饣
- 飾
- 駛
- 駛
- 鮖
- 鯴
- 鰘
- 鰣
- 鰤
- 鰣
- 鲺
- 鳲
- 鳾
- 鶳
- 鸤
- 鼫
- 鼭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𠀍
- 𠁱
- 𠂕
- 𠃭
- 𠓡
- 𢂑
- 𢻱
- 𥐘
- 𥼶
- 𦳊
- 𧐂
- 𩢲
- 𩰢
- 𪀦
- 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