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在第12個字的詩句
是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古來學道知者希,今世誰論是與非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錦衣篇答贈錢君德夫
- 真儒不揀啼兒抱,主簿同安是阿誰? -- 出自明·徐渭·寄酈績溪仲玉為錢氏門人
- 昨向居庸劍戟過,今朝流水是洋河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上谷歌四首
- 喚起木蘭親與較,看他用箭是誰長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邊詞十三首(并客燕時到馬水口及宣府之作)
- 春山如春草,春來無不好,況是香爐峰,百疊煙屏圍五老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舟抵南康望廬山
- 流水落花成悵望,舞裙歌袖是因緣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梅杏桃李
- 湖光已綠皆春草,風信猶寒是杏花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晚泊湓浦逢冷節
- 欲將浪跡隨漚鳥,錯比溪南是瀼東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春日雜詠(二首)
- 莫言笠澤非彭澤,定擬金川是輞川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寓江寧村居病起寫懷(十首)
- 綠發無多白發長,謫居還復是他鄉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春日白門寫懷用高季迪韻(五首)
- 通波直下無千里,明月何曾是兩鄉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與諸弟別樂庵弟約有江陽之會
- 一代威儀非漢蕝,三成氣象是周壇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至前二日朝天宮習儀
- 白波一道青峰里,聽盡猿聲是峽州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竹枝詞(九首)
- 誰道蓬山天樣遠,畫闌咫尺是紅橋。 -- 出自明·張紅橋·子羽定情詩
- 遙聞漁父唱歌來,始覺中秋是今夕。 -- 出自清·查慎行·中秋夜洞庭湖對月歌
- 憐伊幾兩平生屐,踏碎山河是此聲! -- 出自清·蔣士銓·響鞋廊
- 雜管繁弦奏野航,聽來聲調是伊涼。 -- 出自清·吳嘉紀·冶春絕句和王阮亭先生
- 走出門前炎日里,偷閑一刻是乘涼。 -- 出自清·吳嘉紀·絕句
- 佯羞半吐丁香舌,一段濃芳是口脂。 -- 出自近代·弘一·戲贈蔡小香
- 某山某不留奇跡,一草一花是愛根。 -- 出自近代·弘一·書憤
- 休氣榮光常不散,懸知此地是神仙。 -- 出自唐·裴璀·郊廟歌辭·享龍池樂章·第十章
- 絕利一源真有謂,空勞萬卷是無端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讀陰符經
- 既兆未萌閑酌度,不如中抱是尋思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遣懷
- 所聞新事即戈矛,欲去終疑是暗投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謝人寄新詩集
- 空說輪中有天子,不知何處是樓臺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中秋十四日夜對月上南平主人
- 凌空殿閣由天設,遍地杉松是自生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題南岳般若寺
- 妖殺九原狐兔意,豈知丘隴是英雄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驚秋
- 深處臥來真隱逸,上頭行去是神仙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看云
- 洗井僧來說舊游,西江東岸是城樓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懷鐘陵舊游因寄知己
- 晴露紅霞長滿掌,只應棲托是神仙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仙掌
- 雪色衫衣絕點塵,明知富貴是浮云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答崔校書
- 鳥外孤峰未得歸,人間觸類是無機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謝王詹事垂訪
- 吳姬舞雪非真艷,漢后題詩是怨紅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和李書記
- 煙月幾般為客路,林泉四絕是吾鄉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人自蜀回南游
- 努力只須堅守護,三千八萬是垣墻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勉送吳國三五新戒歸
- 鐵牛無用成真角,石女能生是圣胎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文浩百法(間欲擁毳參禪)
- 畢竟男兒自高達,從來心不是悠悠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歐陽侍郎(時在嘉州饋遺)
- 桑柘依依禾黍綠,可憐歸去是張衡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春晴感興
- 噴玉長鳴西北來,自言當代是龍媒。 -- 出自唐·喬知之·羸駿篇
- 別有出墻高數尺,不知搖動是何人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雜曲歌辭·楊柳枝
- 劉白蘇臺總近時,當初章句是誰推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雜曲歌辭·楊柳枝
- 從此定知棲息處,月宮瓊樹是仙鄉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鄜州進白野鵲
- 世缺一來應薄命,雨留三宿是前緣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自廣漢游三學山
- 閑思勝事多遺恨,卻悔公心是謾忙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雨霽北歸留題三學山
- 何年道勝蘇群物,盡室天涯是旅人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早春書事
- 為問傾城年幾許,更勝瓊樹是瓊枝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舞者
- 當時縱使雙成在,不得如伊是小時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贈歡娘
- 唯有一般酬圣主,勝于東晉是文章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加階
- 大抵游人總應愛,就中難說是詩情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符亭二首
- 秦客莫嘲瓜戍遠,水風瀟灑是彭城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彭門解嘲二首
“是”同音字
- 呞
- 姼
- 徥
- 恀
- 栻
- 觢
- 飾
- 石
- 眡
- 適
- 適
- 拾
- 氏
- 榁
- 蝕
- 釃
- 釃
- 濕
- 溼
- 濕
- 示
- 釶
- 鉇
- 鍦
- 什
- 世
- 丗
- 乨
- 亊
- 事
- 仕
- 佦
- 使
- 侍
- 兘
- 冟
- 勢
- 勢
- 十
- 卋
- 史
- 呩
- 嗜
- 噬
- 塒
- 塒
- 士
- 失
- 奭
- 始
- 嬕
- 實
- 実
- 室
- 宩
- 寔
- 實
- 尸
- 屍
- 屎
- 峕
- 崼
- 嵵
- 市
- 師
- 師
- 式
- 弒
- 弒
- 忕
- 恃
- 戺
- 拭
- 揓
- 施
- 時
- 旹
- 是
- 昰
- 時
- 枾
- 柹
- 柿
- 榯
- 浉
- 湜
- 湤
- 溡
- 溮
- 澨
- 炻
- 烒
- 煶
- 獅
- 獅
- 瑡
- 眂
- 眎
- 睗
- 矢
- 礻
- 祏
- 秲
- 竍
- 笶
- 筮
- 箷
- 簭
- 籂
- 絁
- 舐
- 舓
- 蒔
- 葹
- 蒒
- 蒔
- 蓍
- 虱
- 蝕
- 蝨
- 螫
- 褷
- 襫
- 襹
- 視
- 視
- 試
- 詩
- 誓
- 諟
- 諡
- 謚
- 識
- 識
- 試
- 詩
- 謚
- 豕
- 貰
- 貰
- 軾
- 軾
- 辻
- 逝
- 遈
- 遾
- 邿
- 釈
- 釋
- 釋
- 鈰
- 鉂
- 鉃
- 鉐
- 鉽
- 銴
- 鈰
- 食
- 飠
- 餙
- 餝
- 饣
- 飾
- 駛
- 駛
- 鮖
- 鯴
- 鰘
- 鰣
- 鰤
- 鰣
- 鲺
- 鳲
- 鳾
- 鶳
- 鸤
- 鼫
- 鼭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𠀍
- 𠁱
- 𠂕
- 𠃭
- 𠓡
- 𢂑
- 𢻱
- 𥐘
- 𥼶
- 𦳊
- 𧐂
- 𩢲
- 𩰢
- 𪀦
- 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