昧在第7個字的詩句
昧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橋山葬弓劍,曖昧竟難分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穆天子
- 何必銀臺號三昧,此中更好味真如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次韻和族弟日華寄編修諸學士之什
- 為君游戲出三昧,妙處那復相聱牙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送僧
- 扶微擿隱究茫昧,別白蒼黑分毫厘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謝襄陽陶宰惠靖節先生編年大本
- 雖無末法病,或昧不動意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神居實師退院作偈留之
- 斯人雖云存,眾昧不容誅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送霍子侔還都
- 羌誰戲墨通三昧,信是人間萬法儔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觀瀾堂
- 大夫醉墨稱三昧,鐘王歐褚欣一眄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小王仲冬望置酒學士賦詩次韻
- 弟兄游戲作三昧,妙語生風洗煩惱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潘叔愚詩有歸家更讀萬卷書之語義榮司諫為其
- 憑君筆底真三昧,幻出云煙入坐隅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督幾先畫
- 信手拈來即三昧,安用區區備先具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比觀仲結諸公課會皆勍敵也行就舉南宮作此贈
- 何人識得閒三昧,袖手急流滋味長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題共閒亭五首
- 仙鬼遺蹤杳茫昧,臨賦馀情時訪古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送錢進思粹吳郡
- 何人筆端帶三昧,畫作竹堂風雨圖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食后過竹堂風雨遽作賦所見
- 各各聞香獲三昧,信知文字本非真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以蠟梅分供堂頭希盧首座沖南首座惠絕句次韻
- 因果若還終不昧,政須防作野狐鳴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天育二老禪惠示經佛偈答以十詩
- 誰知此老真三昧,孔老瞿曇共一家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立冬節齋宿竹宮悼姚高士
- 不須所七戲三昧,始信司花女有神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和虞使君擷素馨花遺張立蒸沉香四絕句
- 昔何烜兮今昧昧,山靈未必真忘情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岷峨嘆
- 問師無諍中三昧,笑指巖前沒字碑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贈無諍和尚四首
- 人孰不死,我無昧昧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冽井
- 不別小人儔,恐昧前賢意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和野渡家園雜興
- 一點英靈長不昧,平生學力定難磨。 -- 出自宋·家鉉翁·挽劉文蔚
- 眼底精神雖晦昧,胸中造化卻分明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贈神籟談天
- 兼愛與為我,本昧善惡幾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次山房岐絲吟韻
- 時勢驅之然,茫昧嗟予生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下江
- 遠客此棲遲,敢昧元造恩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晚晴
- 客子與君雖素昧,一時聊記子張紳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送趙右秋二首
- 哲人欲不喪道,昧者是難勝非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馬宜州卜居七首·復齋
- 近日冰壺多晦昧,虎皮羊質也觀光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簡豎儒
- 前途非樂土,殊昧賢達算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次鰕妾岸(常熟州)
- 念般若、不迷三昧,得岸證無為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綠頭鴨·體希夷
- 豁落圓通精三昧,懷珍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定風波·悟結清涼浩劫因
- 虛使一生顛倒,昧天然至寶,萬古沉埋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聲聲慢·元初一性
- 光明燦爛超三昧。 -- 出自元·長筌子·絳都春·心如江海
- 舉動施為明與昧。 -- 出自元·高道寬·蘇幕遮 原調誤作浪淘沙,茲據律改
- 六經正說終茫昧,不遣吾儕意氣舒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別蔡伯畛
- 才華張八老,老昧幽居僻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書懷奉簡張謙父
- 五十一年前素昧,相逢元是鏡中人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記顏
- 由來轉物得三昧,政爾成風聊一吷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代劉漕使壽相君
- 道人於此得三昧,綠霧中間著蒼玉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贈拂云主人
- 六體中間亦湮昧,次仲楷到鐘王精。 -- 出自宋·陳起·楷書歌贈人
- 飾明以驚昏,豈昧出處道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秋日榴花
- 或云非正命,是昧舍生理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端午次韻懷古或疑屈原曹娥死非正命是不知殺
- 世遠眾喧傳,茫昧竟誰識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由竹溪至梅蹊書贈莫云樵
- 再筑金臺端不昧,高懸水鏡亦難逢。 -- 出自宋·蔡肇·家弟別試預薦時蒙慎思學士贈詩致慶感荷不已
- 紛紛稗官說,而昧洙泗理。 -- 出自宋·程永奇·與孫自修祝和甫讀宛陵山谷詩
- 八磚非性懶,三昧減心憂。 -- 出自宋·崔遵度·屬疾
- 丁戊二祭實素昧,競詫潮過天涼新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丁戊行
- 便從游戲出三昧,各借一臂相扶擎。 -- 出自宋·何耕·暇日與陳楚材游四天王寺見五髻文殊畫像于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