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在第7個字的詩句
春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東風與染,揉藍春水,灣環清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中·水龍吟·魏臺長樂坊西
- 滿壇明月化宮春,千古依依楊柳津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北邙治
- 萬態付一笑,千春總片時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悠然元規夜坐酌余德儒所惠酒因成聯句
- 深院海棠,誰倩春工染就。 -- 出自宋·張擴·殢人嬌
- 皇州新景媚晴春。 -- 出自宋·梅窗·阮郎歸·皇州新景媚晴春
- 鳳檢飛來,便將春色到朝家。 -- 出自宋·劉一止·望海潮·垂楊深院
- 數枝梅浸玉壺春。 -- 出自宋·曹組·臨江仙·青瑣窗深紅獸暖
- 北陸寒深,南園春先,此后萬花方起。 -- 出自宋·趙溫之·喜遷鶯·瓊姿冰體
- 弱骨輕肌不耐春。 -- 出自宋·孫覿·浣溪沙
- 五更分得楚臺春。 -- 出自宋·莫將·浣溪沙
- 玉骨冰姿別是春。 -- 出自宋·莫將·獨腳令/憶王孫
- 卷簾花簇錦堂春。 -- 出自宋·張綱·浣溪沙
- 一團嬌軟,是將春揉做,撩亂隨風到何處。 -- 出自宋·李邴·洞仙歌·一團嬌軟
- 分付南枝桃李春。 -- 出自宋·李子正·減蘭十梅/減字木蘭花
- 借問枝頭昨夜春。 -- 出自宋·石耆翁·鷓鴣天·借問枝頭昨夜春
- 桃李紛紛不當春。 -- 出自宋·史遠道·獨腳令/憶王孫
- 強移野奔對殘春,深恐焦枯向日薰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次種野花韻詩
- 江梅非凡根,先春花南枝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潞公與梅圣俞論古人有純用平聲字為詩如枯桑
- 淡月侵燈暗,新春逗臘殘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臘中會桂堂太守勸客滿觴嘗日怕渡野塘寒酒罷
- 眼債未全無,惜春心尚有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前山尋蘭
- 圃中不為客分春,使君自有分春力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翌日趙守轉以酴醿惠予用前韻謝之
- 都隨春來,亦隨春去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海濱石根莖而生類于芝者俗呼為石花已為作記
- 劉郎桃樹欲撓春,一夜飄零最惱人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春風
- 莫待江南爛漫春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丑奴兒/采桑子
- 筆端文字照千春,仙籍班聯透幾塵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次韻顧次鳳
- 元知境過清,乘春乃昭融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次馮申之游靈泉韻
- 對花無語,獨怨春風。 -- 出自宋·潘汾·玉蝴蝶·睡起日高鶯囀
- 且愁風絮,斷送春色攬離懷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水調歌頭·松柏漸成趣
- 花信爭先,暗將春意傳桃李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點絳唇·花信爭先
- 調元妙手,便是春來處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驀山溪·沖寒山意
- 斷橋斜路,又是春來也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洞仙歌·斷橋斜路
- 世上丹轂朱纓,春夢覺、南柯何許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三段子/寶鼎現
- 二月忽已破,一春強半過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春日雜詠九首
- 小雨絲絲欲網春,落花狼藉近黃昏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次韻春日即事
- 毗耶香飯壑源春,午枕聊分百億身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山門晚歸
- 作伴仟翁覓轉春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仲宗訪我筠溪出陪富丈粹之游天宮詩見索屬和
- 麥秋數盡稻花春,六尺茅茨百懶身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仲宗許過我甚久一見便有去意戲用春字韻留之
- 紫簫聲斷,喚回春滿南陌。 -- 出自宋·王以寧·念奴嬌·天工何意
- 一朝花發咸陽春,老劍磨血消京塵,歸來故里天上人。 -- 出自宋·胡仔·歌風臺
- 宿雨潛回海宇春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浣溪沙
- 高樓簾幕夜生春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南歌子·皓月明腮雪
- 臘雪猶埋石巘,春風已入梅梢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西江月·臘雪猶埋石巘
- 金尊不辭頻倒,春色上朱顏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訴衷情·乘鸞縹緲過三山
- 何如醉逢傾國,春到一瓢顏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訴衷情·從來云雨過巫山
- 高堂嬉笑坐生春,不誦式微驚游子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和謝吏部鐵字韻三十四首·謝楊休三首
- 扶筇西去謾尋春,獨學無人沐且熏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謝呂友善見和
- 花柳年來不忍春,出郊聊復寫憂熏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游山
- 謫官誰道不知春,出郭猶能一醺熏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次韻茂實之才
- 開緘百里已生春,九州更賴此心廓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鼓腹謠謝許令
- 陰陰寒谷未生春,天閔斯民如赤子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和謝吏部鐵字韻三十四首·丘宰生日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