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在第14個字的詩句
春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自有天來至今日,不知芳草幾番春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張中白元日
- 蹉跎六十二年身,明日又見新年春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許太初
- 報與玉堂真學士,小詩聊當一枝春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閻承旨靖軒
- 長頭未及死肉冷,折齒遽專妝面春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木綿怨
- 太極初生第一點,尋根細認古今春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胡仲虎歸婺源并呈江山長雷
- 碩果元來真不食,未妨徐動蟄雷春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昆山州教劉表侄
- 十歲端平舊丙申,元貞重見丙申春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乙未十二月二十四日立丙申春予忝七十
- 月姊雨師暗商榷,不須妝點上元春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元夕前雨不已二首
- 暮年多病全無賴,積雨初晴略似春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正月十日始晴
- 親家堂上太夫人,九九之算饒五春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武寧茶提舉相臺鄭君思恭之萱堂太夫人馮氏大
- 扁舟相送浙河濱,又向苕溪住幾春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喜馮伯田至
- 人日直連元日雨,梅花合讓杏花春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正月連雨
- 黃蝶似花花似蝶,柴門春盡滿田春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青菜花
- 尤物有靈生幻相,憑誰貌取補之春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梅魂次周斐然韻
- 孰料百年登七袠,深慚白發對青春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謝張老山御史慶予七二
- 舊日舉人應最喜,桂闈秋報杏園春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再題通政院王榮之八月杏花
- 忽思今昔無窮事,十五回經癸丑春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張楧仲實見惠江陰丘本
- 彼美人兮笑林薄,風流別是一家春。 -- 出自宋·方蒙仲·和劉后村梅花百詠
- 非民非吏一閑身,倏忽空山又見春。 -- 出自宋·方蒙仲·學廳桃符
- 攪夢半因詩作崇,破寒全藉酒生春。 -- 出自宋·房芝蘭·梵天寺
- 愿將九曲溪頭水,散作年年百里春。 -- 出自宋·馮端榮·題武夷
- 瑩如臨汝無瑕玉,暖作廬陵有腳春。 -- 出自宋·撫州樂妓·郡宴合生
- 十家京洛供長日,萬朵東秦照暮春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李良寵示牡丹長句謹賦三首
- 孤艷最宜微帶雨,眾芳誰復與爭春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李良寵示牡丹長句謹賦三首
- 莫怪東風鐘異美,獨將仙種殿馀春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李良寵示牡丹長句謹賦三首
- 歲寒未必輸松柏,已見人間七十春。 -- 出自宋·富弼·弼承索近詩復貺佳句輙次元韻奉和詩以語志不
- 公詩賈賦獨追傷,忍以為戲向芳春。 -- 出自宋·蓋諒·次鄭大資競渡詩韻
- 此時相公眼生纈,平康一笑華堂春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三麗人行
- 尚記年時醉我賓,抽簪起舞坐生春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飲牡丹
- 四壁新堂基已就,從今飽挹洞庭春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春日偶成
- 游宦俱為關外人,與君五看海棠春。 -- 出自宋·高惟幾·送鈐轄館使王公
- 綠嬌紅嫩精神是,肯折園林兩樹春。 -- 出自宋·高文虎·謝人海棠
- 翠擁層崖一水分,括蒼遙接赤城春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蒼嶺行三首
- 兒女一盤清凈供,蘇溪茶點建溪春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義烏道中二首
- 又無僧寺閑鐘鼓,流水聲中自有春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總題
- 一元靜展憑何力,日月序行天地春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題韓伯直順齋
- 人間莫作寒愁想,一片飛來一片春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觀雪
- 積蘚青逾一寸痕,山靈守護幾千春。 -- 出自宋·鞏豐·洞霄即事
- 米囊入戶甑無塵,一室歡聲四壁春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謝徐容齋送米
- 圣君急士思調鼎,喜見寒梅漏泄春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送邵公濟溥赴省二首
- 入門便灑隨車雨,到處真成有腳春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上曾安撫二首
- 桃杏滿川渾未識,猶將顏色斗青春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次韻宋南伯梅花
- 百花零落已成塵,聞道君家解擊春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時升見惠芍藥三朵作詩謝之二首
- 入麥未多三日雨,著梅先報萬家春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詠雪
- 鄒子當年吹玉律,解令寒谷暖生春。 -- 出自宋·何坦·非雪
- 滿目山河長是淚,窮崖草木不知春。 -- 出自宋·何文季·寄彭府教
- 東郊野馬爛氛氳,聊駕柴車問訊春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春日郊行
- 風吹枕席清無夢,煙覆江城曉變春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湘中館
- 風高吹散日邊云,綠水初回沙際春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和伯氏
- 天北天南相憶處,梅花毋惜一枝春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參·送諸葛春卿還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