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春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尚有樓臺攙雨出,豈無花柳向春開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過故城
- 祥煙澹蕩儼清風,御筵開處浮春色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秋風雪月天,花竹鶴云煙,詩酒春池雨,山僧道柳泉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試趙昌國
- 邂逅與君逢臘雪,飄零獨我過春風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送丁季深
- 憑幾無聊晝掩扉,芬芬晴氣減春衣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春日有懷諸友
- 南劍人人無劍氣,宜春在在有春風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迎倉使李監丞八絕
- 掌中名是風憲筆,實與萬物為春陽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長至壽廣西提刑吳大卿
- 春吾身外春吾民,四民無一不春者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賀廣東漕使黃郎中生朝
- 胸次融教成樂國,筆頭點出是春臺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謝宜黃樂奇卿投詩
- 公事相尋無了日,得閑莫更負春期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游春集未成再賦呈趙司法
- 木葉先凋歸宿早,梅花后發得春多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窮冬逆旅
- 曾謂東風意向偏,也從僻處放春妍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頹春涉途
- 一曲未終花落去,滿林啼鳥送春歸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初晴
- 柳岸沙潭風景多,晚晴新綠映春波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暮春谿居二絕句
- 花里歌聲驚宿鳥,池邊水氣怯春衣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春宵曲
- [黃鐘為角]眷此尊祀,實惟仲春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祀高禖十首
- [圜鐘為宮]玄鳥既至,序屢春分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朝日十首
- 永望翠蓋逐流云,自茲率土調春令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祀風師樂章·送神
- 朝菌一生迷晦朔,靈蓂千歲換春秋。 -- 出自宋·張俞·朱槿花二首
- 山家不解種禾黍,衣食年年在春雨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采茶詞
- 西苑相逢車馬問,何人不是踏春行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約諸君游范園看杏花
- 江北江南芳草遍,送君并得送春愁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送呂卿
- 酒滿長生癭木瓢,花開仙館宴春宵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醉仙圖
- 櫻桃熟時郎不歸,客中誰為縫春衣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憶遠曲
- 今年有花愁獨尋,閉門三月臥春陰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次韻答朱冠軍游西城之作
- 老欲留春不用忙,卻愁花發送春光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山頭對花
- 我是蓬萊山上客,暫到人間管春色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蓬萊仙
- 故人南來將二季,屋里衣香生春姿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贈江子和兄弟
- 總把皇恩調玉燭,今朝獨更覺春酣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政和元年正月一日作
- 會見東風掃冰雪,江梅寒柳煩春工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次韻王立之雪中以酒見餉
- 且喜歸來收客夢,何妨無酒破春愁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感事詩寄韓侍郎
- 落盡梅花人易老,主張楊柳是春風。 -- 出自宋·鄭會·竹月亭
- 桃花飛雨三月紅,洶涌湖水漲春水。 -- 出自宋·謝枋得·書林十景詩
- 何年丹杏此留種,小紅濈濈爭春華。 -- 出自宋·謝枋得·荊棘中杏花
- 杏花看紅不看白,十日忙殺游春車。 -- 出自宋·謝枋得·荊棘中杏花
- 來避秦人萬事休,鳥啼花落幾春秋。 -- 出自宋·謝枋得·秦人洞
- 行樂光輝寒食借,太平歌舞晚春饒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和上巳連寒食有懷京洛
- 已報主人環玉立,與觀寶句遞春坊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次趙守鹿鳴宴韻
- 萬物洪纖俱夏長,九天寬大遍春生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宿部觀銓法苦蚊
- 粉署窗前小竹林,子孫蟄蟄得春深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部中觀新竹有感
- 落魄長官江海客,少豪萬里尋春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臨江仙·落魄長官江海客
- 自汲新泉養牡丹,銀壺滿貯怕春殘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即事
- 未許季咸覘老態,旋呼伯雅解春酲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居厚弟和七十四吟再賦
- 塞北寒梅要笛催,更憑畫鼓奪春回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梅花十絕答石塘二林
- 自許鐵心堅晚節,渠能粉面向春風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諸人頗有和余百梅詩者各賦一首
- 尚有一襟哀郢淚,久疏夜飲省春遨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上十四吟十首
- 跌蕩當年賦兩京,晚拋筆硯事春耕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初秋感事三首
- 渠觀英游轉首空,玄都蔡麥幾春風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挽趙漕克勤禮部二首
- □□□□□□□,□將老丑斗春妍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□□□
- 趁得清明幾日閑,不禁連雨作春寒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寒